“媽,這土豆絲炒的真不錯,你是怎麼炒的?”周明軒笑著問道。
下午睡了這麼久,他已經恢復過來了。
剛才薅了老爸的竹編技術,他感覺還能繼續吸收。
雖然他對做飯不感興趣,但多學點總沒錯。
反正現在已經是晚上了,閒著也是閒著,他準備多薅點經驗。
“怎麼炒的?還不是和以前一樣,火大點,油熱了先放蒜末爆香,再把土豆絲倒進去,翻炒幾下,撒點鹽和醋,出鍋前再撒點蔥花就成。”沈映雪隨口解釋。
就在沈映雪講解的瞬間,周明軒的腦海中突然湧入大量的廚藝知識和經驗。
他彷彿看到了老媽幾十年來在灶臺前忙碌的身影,每一種食材的處理方式、每一道菜的調味技巧,都清晰地印在了他的腦海中。
雖然老媽的廚藝不怎麼樣,平時也只會做一些家常菜,但到底是做了幾十年的菜,起碼比他這個半吊子強。
更何況,老媽還有一手鮓肉絕技,這一手做鮓肉的手藝,也一起被他接收了。
周明軒的腦海裡瞬間浮現出製作鮓肉的詳細步驟:
從挑選新鮮豬肉,到調製那獨特的米粉香料,再到土陶壇醃製時對溫度和時間的精準把控,無一遺漏。
他彷彿能聞到那醃製好的鮓肉所散發出來的醇厚香味,饞得他下意識地嚥了咽口水。
不過他也知道,想讓老媽弄鮓肉來吃是不可能的。
家裡的鮓肉,老媽看得可緊了,平時根本吃不到。
“爸,明天我不去生產隊上工了。”
消化了老媽的廚藝之後,周明軒說起了正事。
他勞累了一輩子,現在重新回來,可不想再像從前那樣,每日累死累活,最後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了。
周紹華皺了皺眉頭,放下手中的碗筷,看著周明軒:
“不去上工?你這孩子,又在打什麼主意?不上工哪來的工分,家裡這麼多人,不掙工分吃什麼?”
周明軒趕忙解釋:“爸,我不是偷懶,我是想找點別的門路,給家裡多掙點錢。生產隊的工分雖然能保證咱們家吃飽,但想要過上好日子,光靠工分可不行。”
周紹華皺了皺眉頭,顯然對兒子的說法不太滿意:“你年紀輕輕的,能有什麼門路?別整天想些不切實際的東西,老老實實上工才是正經事。”
他算是看出來了,自家這小子,還是不安分啊!
“爸,你看我今天釣的魚,差不多賣了四塊錢,抵得上上工好幾天了,我準備明天再去釣點魚,到時候想辦法賣了。”
周明軒說出了他的打算。
現在是八一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已經吹遍大地,農村的變化也日新月異。
雖然傳統觀念裡,做生意還不是那麼被人接受,但政策已經逐漸放寬,不像以前限制那麼嚴格了。
特別是他們這種稍微偏遠一點的地方,集市上早就有人在賣東西了。
當然,賣東西的時候,大家還是很小心的,要是遇到巡查人員,就得趕緊收攤躲一躲。
周明軒覺得,以他現在的釣魚技術,完全不用去生產隊上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