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就緒。
周明軒和陳得財兩人,各自挑著沉甸甸的擔子,迎著初升的朝陽,朝著鎮上的方向大步走去。
清晨的鄉間小路,空氣清新,帶著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對周明軒來說,每一次趕集,都是一次播種希望,收穫喜悅的過程。
而今天,他擔子裡的“甜蜜”和“野趣”,還有父親手藝的“傳承”,都預示著又一個豐收的日子。
天色不過蒙蒙亮,東方天際才剛泛起一抹魚肚白。
鄉間的小路上,晨霧尚未完全散盡,帶著絲絲涼意。
周明軒和陳得財兩人騎著腳踏車,帶著他們的貨物往鎮上行去。
一路上,倆人踩著踏板,腳踏車輕快的前行。
路上,趕集的村民們看到他們騎著腳踏車,紛紛投來羨慕的目光。
周明軒的腳踏車上裝著野味和蜂蜜,還有周邵華的竹編制品,確實不輕。
兩人一路閒聊著,腳下的路也漸漸變得平坦寬闊起來。
二十分鐘不到,鎮子的輪廓終於在晨曦中清晰可見。
遠遠的,已經能聽到鎮上傳來的各種聲響。
雞鳴狗吠,人聲鼎沸,偶爾還夾雜著幾聲拖拉機的突突聲。
空氣中,開始瀰漫起獨屬於集市的複雜氣味。
有早點鋪子飄出的肉包子香、油條香,還有各種牲畜的羶味,以及乾貨特有的味道。
“快到了!”陳得財精神一振,腳下的步子也輕快了幾分。
周明軒點點頭,深吸一口氣。
集市,對於這個年代的鄉下人來說,不僅僅是買賣東西的地方,更像是一個盛大的節日。
他們加快了腳步,匯入逐漸增多的人流之中。
鎮上的主街兩旁,已經有不少早來的攤販開始張羅。
賣自家種的蔬菜的,提著籃子賣雞蛋的,還有一些手工藝人,各自吆喝著。
周明軒和陳得財眼疾手快,很快就在一個相對靠前,人流量也比較大的空位停了下來。
“呼,總算佔了個好地方。”陳得財抹了把汗。
周明軒推著腳踏車,先是活動了一下被壓得有些痠麻的肩膀。
然後,他便開始有條不紊地佈置自己的攤位。
他先將父親周邵華編織的竹器一件件小心地取出來,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大小不一的竹籃,線條流暢優美,編織得細密勻稱。
幾個小巧玲瓏的竹筐,更是精緻可愛。
那兩個給小娃兒坐的小竹凳,矮墩墩的,憨態可掬,一看就結實耐用。
這些竹器在晨光下泛著竹子特有的淡黃色光澤,散發著清新的竹香,一看就不是凡品。
陳得財在一旁看著,不住地讚歎:“叔這手藝,真是絕了!比供銷社那些機器造的強多了!”
周明軒笑了笑,心中也是與有榮焉。
父親的手藝,確實值得這份誇讚。
擺好了竹器,他又將那幾個裝著蜂蜜的陶罐拿出來,整齊地碼放在竹器旁邊。
陶罐用油紙封口,再用細麻繩紮緊,顯得乾淨又妥帖。
最後,才是那三隻野兔和兩隻野雞。
他將草繩解開一些,讓獵物能更好地展示出來,顯得肥碩誘人。
陳得財也手腳麻利地將自己的一隻山雞和兩隻斑鳩擺好,就放在周明軒攤位的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