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琢磨著,等農忙過了,可以用拖拉機幫村裡人犁地或者拉貨,也能賺點外快。
新房蓋好後,周明軒一家搬了進去。
寬敞明亮的大瓦房,讓一家人都喜氣洋洋。
蘇蘭心看著新家,眼眶都有些溼潤了。
“明軒,我們有這麼好的家了。”
周明軒抱著她,柔聲道:“以後會更好的。”
雞場和魚塘的規模,也在周明軒的計劃下,有條不紊地擴大著。
他從養殖經驗豐富的老農那裡,學到了更多科學養殖的方法。
雞苗的成活率更高了,魚也長得更快更肥。
果園裡,他嘗試著嫁接了一些新的果樹品種。
這些都是他從書本上,以及和縣裡農技站的技術員聊天學來的。
他發現,和人聊天獲得技能經驗,這個能力簡直是為他量身打造的。
無論想學什麼,只要找到對應的行家,多聊聊,總能有所收穫。
時間一晃,就到了夏天。
周安已經能坐穩了,咿咿呀呀地想學說話。
蘇蘭心又懷上了二胎。
這讓周明軒喜出望外。
家裡的日子越過越好,添丁進口更是喜上加喜。
這一年,風調雨順。
周明軒承包的土地,因為管理得當,加上拖拉機深耕細作,產量比往年高出了一大截。
養雞場和魚塘也迎來了大豐收。
光是賣雞賣魚,就賺了不少錢。
他還用拖拉機,在農閒時幫著鎮上的供銷社拉貨,又賺了一筆。
手裡的錢漸漸寬裕起來。
周明軒琢磨著,不能只靠種地和養殖。
他還想做點別的。
他把目光投向了竹編。
他爹周邵華的竹編手藝是一絕,但以前只是做些自家用的,或者偶爾賣幾個零錢。
“爸,您的竹編手藝這麼好,咱們可以把它做成產業。”周明軒和周邵華商量。
周邵華有些猶豫:“這能行嗎?編那些東西,費時費力,也賣不了幾個錢。”
“爸,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大家生活好了,對好東西的需求也大了。”
“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新穎實用的竹製品,比如竹傢俱、竹工藝品,肯定有市場。”
周明軒把自己的一些想法畫了出來。
有小巧玲瓏的竹編儲物盒,有造型別致的竹編燈罩,還有簡約大方的竹製小書架。
周邵華一看,眼睛就亮了。
“明軒,你這些想法可真好!比我以前編的那些強多了!”
“爸,您的手藝是基礎,我只是提供些思路。”
父子倆一拍即合。
周邵華負責技術把關和帶著村裡幾個手巧的人一起編織。
周明軒則負責設計和銷售。
他還特意去了一趟縣城,和幾個賣工藝品的商店老闆聊了聊。
從他們那裡,周明軒學到了不少關於市場營銷和客戶需求的經驗。
很快,第一批改良的竹製品出爐了。
周明軒用拖拉機拉到縣城,果然大受歡迎。
特別是那些設計新穎的小件竹器,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竹編生意,也漸漸走上了正軌。
周明軒還把陳得財也拉了進來,讓他負責一部分原材料的採購和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