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當天晚上,清河縣王家大宅內,吳承安正躺在床榻上養傷。
窗外的梧桐樹影投在青磚地面上,隨風輕輕搖曳。
王夫人輕叩房門,領著一名風塵僕僕的軍士走了進來。
“安哥兒,這位軍爺說是馬將軍派來的。”王夫人溫聲道。
吳承安連忙撐起身子,軍士見狀快步上前:“小公子不必多禮,馬將軍命我傳話:安心養傷,其他事不必擔憂,將軍已處理妥當。”
吳承安聞言,眼眶頓時溼潤。
他明白馬將軍定是為他化解了趙承平的威脅。
這份恩情,讓他心頭湧起陣陣暖流。
“請轉告馬將軍,”吳承安聲音微顫:“今日之恩,小子沒齒難忘。他日若有機會,定當報答。”
軍士點點頭,又叮囑了幾句養傷的注意事項,便告辭離去。
待房門關上,吳承安長舒一口氣,緊繃神經終於放鬆下來。
窗外,幾隻麻雀在枝頭跳躍,嘰嘰喳喳的叫聲顯得格外歡快。
時光如水,轉眼間五年過去。這五年間,吳承安的生活逐漸步入正軌。
每日清晨,他都會與王宏發、藍元德和謝紹元結伴前往學堂。
傍晚歸來後,便在王家後院的練武場苦練燎原槍法和游龍劍法。
每逢休沐日,他還會帶著弓箭到城外練習射術。
這日清晨,學堂內格外熱鬧。
李夫子手持戒尺站在講臺上,目光嚴肅地掃過臺下學子。
年過五旬的他鬢角已見斑白,但雙目依然炯炯有神。
“肅靜!”
李夫子用戒尺敲了敲桌面,學堂內頓時鴉雀無聲。
“今日有要事宣佈,縣試在即,年滿十四歲者皆可報名參考。”
此言一出,學堂內頓時響起一片低聲議論。
縣試是科舉之路的第一步,對在座學子而言意義重大。
李夫子等眾人安靜下來,繼續道:“縣試分三場,首場考《四書》義兩篇,五言六韻試帖詩一首,次場考《五經》義一篇,末場考策問一道。”
他頓了頓,目光在眾人臉上掃過:“需注意,答卷必須用正楷書寫,不得塗改。”
“入場時需自備考籃,內裝筆墨紙硯及三日干糧,嚴禁夾帶,一經發現,終身禁考。”
“考試之前,你們記得休息好,莫要因此而耽誤考試。”
李夫子又詳細講解了考試流程和注意事項,包括如何應對考官提問、如何避諱等細節。
最後他語重心長地說:“縣試雖只是科舉第一步,卻也是淘汰最多的一關,爾等務必認真準備,莫要辜負多年苦讀。”
課後,陽光透過窗欞斜斜地照進學堂。
吳承安彎腰幫助王宏發正收拾書箱,忽然感覺有人擋在面前。
抬頭一看,是以馬子晉為首的四人,正居高臨下地睨視著他。
此時的馬子晉,生得高大魁梧,此刻正抱著雙臂,嘴角掛著譏諷的笑容:
“喲,這不是我們的神童嗎?這次縣試可有把握?”
王宏發見狀,立即擋在吳承安身前:“馬子晉,你們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