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上任同年進入NBA的MJ,成為了那個幸運兒。”
在這位專家看來:魔鳥爭霸之後,NBA進入到造神時代。
邁克爾·喬丹被選中加入大衛·斯特恩的造神計劃。
“遺憾的是,底特律的那群壞小子破壞了大衛·斯特恩的美夢。”
“我並不是說底特律活塞粗魯的防守是正確的,我只是想說邁克遠沒有大衛·斯特恩粉飾的那麼無懈可擊。”
眼瞅著幾位籃球專家你方唱罷,我方登場,完全停不下來的抨擊喬丹。
ESPN今晚的主持人如坐針氈。
這一期節目不僅討論的話題夠爆炸,請來的專家甚至都是赤果果的丹黑啊!
說出來的言論純純的夾帶私貨!
但話又說回來了。
ESPN是幹什麼的?
他們是媒體人,需要的就是帶節奏挑口水提高話題度!
所以誰說今晚這節目不好啊?
今晚這節目可太棒啦!
事實也是如此。
當ESPN今晚的節目播出之後,收視率直接原地起飛。
根據ESPN的後臺統計資料顯示,今晚的專題節目是新賽季至今為止的收視率TOP1!
並且不侷限於本賽季,今晚節目的收視率創造了近五年以來ESPN晚間專題節目的收視率新高。
大幅重新整理了此前的收視記錄!
收視率的爆炸,意味著傳播範圍的廣泛。
本來賽季之初公牛的三連敗開局,就已經將邁克爾·喬丹推上了風口浪尖。
MJ頂住壓力帶隊北伐,勢頭好轉之際又被德雷克斯勒迎面澆上一盆冷水。
再加上ESPN的推波助瀾。
邁克爾·喬丹是否被高估的話題,頓時在米國球迷圈中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無獨有偶。
似乎是看見了ESPN的成功。
米國的多家紙質媒體也趕緊跟上。
《紐約時報》將喬丹設定為封面人物。
但選圖卻是喬丹背對畫面昂著頭,看著公牛112:125輸球的比分板。
毫無疑問,MJ並非以正面形象出現在《紐約時報》的封面上,他是以失敗者的身份出現。
《洛杉磯日報》同樣選擇將喬丹作為今日期刊的封面人物。
跟他一同出現在封面的還有克萊德·德雷克斯勒以及林燃。
三位聯盟頂級的得分後衛,分別站在類似於奧運領獎臺的三層臺階上。
喬丹的腳下是數字3的臺階。
德雷克斯勒的腳下是數字2的臺階。
而林燃的腳下是數字1的臺階。
顯然。
作為洛杉磯當地的報紙,《洛杉磯日報》這是在表明:林燃才是聯盟第一得分後衛。
戰勝了喬丹的德雷克斯勒,榮登第二。
至於輸給聯盟第二分衛的丹子?
那隻能屈居第三!
不只是《紐約時報》與《洛杉磯日報》。
還有多家報刊媒體,都加入到這轟轟烈烈的話題中來。
“這是怎麼個事?”
一大早了解到情況的林燃,看著米國媒體們掀起的風暴,腦海中冒出了一個詞:
這是——倒神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