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等米國著名報刊全部將林燃設定為今日份報刊的封面人物。
甚至連《華爾街日報》這種針對於商業、金融以及經濟領域新聞的報刊,都把林燃當成了封面人物。
一個早上的時間,林燃的名字幾乎成為了米國籃球圈家喻戶曉的人物。
不只是米國籃球圈,很多其他領域的精英人士都透過各種報刊了解到了林燃的存在。
“林...燃...”
波特蘭,耐克總部大樓。
耐克創始人菲爾·奈特翻看著手中的《波特蘭新聞先驅報》。
作為波特蘭地區頗具人氣的報刊之一,《先驅報》沒有將波特蘭開拓者的明星球員德雷克斯勒作為這一期報刊的封面人物。
要知道,開拓者賽季之初的表現也屬於符合預期的那一檔。
他們賽季首日1分險勝火箭,緊接著背靠背擊敗國王,喜提兩連勝。
只不過,德雷克斯勒首戰火箭發揮優異之後,背靠背面對國王發揮的就很糟糕了。
人送外號滑翔機的德雷克斯勒面對薩克拉門託國王瘋狂出手16次,怒打15鐵,憑藉著14罰11中的罰球,勉強拿下13分。
1球13分,這得分能力連詹姆斯·哈登看來都得直呼大師。
當然。
即使德雷克斯勒發揮糟糕,在菲爾·奈特看來也可以選擇用開拓者全隊作為封面刊登。
現在,一個洛杉磯球隊的新秀球員獨自成為《先驅報》的封面人物。
這個小傢伙必有他的過人之處。
出於商人的敏銳,菲爾·奈特還結合了《華爾街日報》一起食用。
果然,效果更佳。
《華爾街日報》關於林燃的文章當中,有著很多從商業價值角度出發的分析。
比如當初林燃在舊金山打南加州夏聯的時候。
本來低廉的夏聯門票,由於林燃的火熱開始漲價並且賣爆。
他完全靠著自己的表現,將自己的市場號召力提升到了加里·佩頓的級別。
進入到季前賽階段。
林燃在季前賽優異的表現,讓他在洛杉磯各大門店的第一批球衣銷量驚人。
在《華爾街日報》不完全的統計資料裡,林燃季前賽期間的球衣銷售量位列洛杉磯湖人隊內第三。
僅次於魔術師約翰遜與詹姆斯·沃西。
“經過模型分析,林燃的球衣銷量超越詹姆斯·沃西與魔術師約翰遜,僅僅只是時間問題...”
菲爾·奈特在意的只是《華爾街日報》最後的這一句結語。
林燃的商業價值已經初現雛形。
作為耐克創始人的菲爾·奈特也很果斷的派遣人員多關注林燃的表現。
“Boss,我們不是已經有MJ了麼?”
有耐克的高層管理人員不解。
畢竟他們手握邁克爾·喬丹這樣一位人氣爆炸的超級球星。
為什麼還要在一個新秀身上大費周章?
“邁克很出色,但我們不能只有一個邁克。”
菲爾·奈特的態度很明確:“林在洛杉磯,那是比芝加哥更大的市場,他還是天朝球員,那是我們還未曾開拓的全新地區。”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我們不能接受銳步、匡威以及阿迪達斯也擁有一個邁克爾·喬丹。”
耐克能不能簽下林燃或許不重要。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