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捱上一肘,可能半條命都送掉了。
就算是NBA這群異於常人的猛男,真要冷不丁吃上卡爾·馬龍一肘,也得去醫院陪詹姆斯·沃西待上一段時間的。
“知道了,我會注意的。”
上一世作為資深籃球迷的林燃,當然對卡爾·馬龍的鐵肘早有耳聞。
短暫的小插曲結束,雙方球員重回球場。
當職主裁判並沒有給予雙方球員任何追加的處罰。
畢竟90年代的NBA,球員之間有點小摩小擦,簡直不要太正常。
吹那麼嚴幹什麼?
球迷是來看無對抗籃球的嗎?
只不過這個回合之後,比賽的火藥味明顯的濃郁不少。
爵士回過頭來第一次進攻,卡爾·馬龍就在內線一個轉身給了艾爾登·坎貝爾一肘子,隨後暴扣得分。
他的掄肘動作很好的與轉身攻框結合在一起,即使坎貝爾捂著腰子帶上痛苦面具,裁判也拿馬龍毫無辦法。
攻防轉換,湖人進攻。
魔術師約翰遜持球推進過半場,還是熟練的將球傳遞給到反跑空切的林燃手中。
這一次,猛獁象馬克·伊頓鎮守在爵士籃下。
身高2米24,體重125公斤的猛獁象高舉雙手就像是一堵牆攔在那裡。
但林燃絲毫不懼,迎著這堵高牆騰空而起,空中轉身護球,同時完成換手拉桿,挑籃得分。
馬克·伊頓雖然高大強壯,但是對於林燃的滯空花招毫無辦法,只能目送籃球命中。
爵士進攻回合。
約翰·斯托克頓與卡爾·馬龍掛了個擋拆,隨後助攻另一側獲得機會的傑夫·馬龍。
傑夫·馬龍手起球落,趕在AC·格林追防回來前投進中距離。
相較於魔術師約翰遜天馬行空的傳球,約翰·斯托克頓的傳球更講究實用性。
湖人下一回合進攻。
林燃在無球端準備啟動反跑,場邊的爵士主帥傑裡·斯隆示意自己的球員上前延誤,形成規則允許內的偽包夾持球人。
麻吉反應很快,果斷找到了由於延誤林燃,而被防守人放空的AC·格林。
遺憾的是格林出手長兩分打鐵不中。
籃下。
馬克·伊頓佔據著絕對的位置優勢,籃板球幾乎是他的囊中之物。
“嗖!”
然而下一刻。
就在猛獁象準備將籃板球收入懷中的瞬間,一雙長臂搶在他觸球之前把球撥高。
籃球撥高的高度,恰好高於猛獁象的雙手。
馬克·伊頓來不及觀察是誰搶在自己之前挑高籃球。
剛落地的爵士中鋒準備二次起跳的時候,身後就已經飛出一道人影隔著他將球點入籃筐!
“是林燃!!”
現場的解說員看清一切:“他先是搶在馬克·伊頓之前挑高籃球,接著二次起跳隔著對手將球點進!”
沒有錯!
在馬克·伊頓頭頂點搶籃板球,並且快速二次起跳完成補籃得分的都是同一個人——林燃!
“那傢伙簡直就是在飛。”
望著湖人7號轉身回防的背影,馬克·伊頓無奈搖頭。
“NBA不缺飛人。”
卡爾·馬龍與馬克·伊頓擦肩而過,做了一個狠狠的下壓的動作:“在他們起飛之前,把他們按下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