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為搬家準備和忙碌的時候,庇護所裡的孩子們還在讀書。
有教育經驗的倖存者們,給孩子們制定了簡單的教育路線,並從那個圖書館以及一個掩埋在積雪中的倒塌書店裡,蒐集物資時順路獲得了不少相關書籍。
雖然外面的文明世界已經是廢墟,但大家一致同意,孩子們的教育不能落下。
文明哪怕衰退,也要留下薪火和印記,不能在一代人手裡終結。
後人終究會忘記這個曾經輝煌過的時代,走上自己的路,舊時代的機械和物品也會在不斷損壞中,被所有人遺忘用法,但那已經是這些勢單力微的倖存者們所無法管的事兒,只能相信後人的智慧。
至少這些在庇護所裡面學習了知識的孩子們,還能借助知識的力量過得更好一點。
莫餘找了個好角度,讓苔蘚偷拍了這幅場景。
在他看來,這些讀書的孩子們,就像廢墟上開出來的鮮花一樣,帶著希望的色彩,美的讓人陶醉——必須寫進報告中。
……………
車輛在低沉的轟鳴,將裝載的物資往郊區的新庇護所中運送。
大家沒有裝太滿,道路雖然已經探明,但遠不像戰前道路那樣平坦,不能讓汽車和物資承受風險。隨車人員也負責裝卸,新庇護所裡面已經有攜帶了武器的人在看守。
現階段搬家是最重要的事,但倖存者們經歷了當初的缺糧危機,將食物看的十分重,所以依然沒有停止對物資的蒐集,派出了搜尋隊在舊庇護所周圍,將未涉及區域再搜尋一遍。
這片區域當初的人口密度挺高的,理論上有大量的食物目前被埋在廢墟下,或者在某些縫隙裡待著,但倖存者們並沒有什麼挖掘能力,也不能冒險進入太深的縫隙裡搜尋,只能放棄。
經歷了這近半年的地獄,現在存活下來的人並不多,倖存者們活動時候,幾乎見不到其它的庇護所,但相信肯定還有人也在掙扎求生,想辦法長久生存下去。
不過,已經隨著滾滾車輪,朝著更適宜農業執行區域前進的大家,已經走在了許多庇護所前面。
徹底搬過去的過程,大家用了四五天。
有了舊庇護所的經驗,新庇護所的改造花費了更少時間,而且更加合理舒適一些。
郊區的房子相對來說比較稀疏,但物資儲存比城裡要多不少,大家開始嘗試用找到的工具,對這些紅磚建築進行搜尋和挖掘,收穫還不錯。
似乎一切都在向好,眾人越來越適應廢土的生活,繁榮時代的種種過往已經漸漸在記憶裡變得遙遠——雖然過了其實沒多久。
“大家快來看!”
驚訝的喊聲在大棚方向響起,情緒聽起來十分激動。
附近的倖存者們趕過去後,看到小李指著的地方,也變得有些難以自抑,有人胡亂叫嚷起來,有人跑出去蹦跳,還有人激動的渾身顫抖。
莫餘正在庇護所門口乾活,離著這邊稍遠一點,聽到這邊動靜不對,也趕過來。
“發生了甚麼事?”他拽住外面正在蹦跳的人問道。
被拽住的人並未回答,而是滿臉堆笑的指指裡面,讓他進去看。莫餘略帶疑惑地走進去,順著大家的目光看向地面。
泥土中間培起的小小壟上,星星點點嫩綠色的幼苗,已經鑽出土地,隨時準備繼續向著天空伸展。嫩芽很細小,看上去十分嬌嫩,但充滿著生機和希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