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察報告

第61章 【行星礦工】

不過,兩人周圍的技術人員們走出船艙後,大部分人很快便被外面的美景驚呆了。

畢竟現在人類的人口結構,半數以上的人從生到死,都是住在戴森球的居住艙裡,並不能真正的踏足宜居星。他們對於天空、大地、雲朵、風的概念,從來沒有直觀的感受。

哪怕如今他們的人均能源消耗,遠遠高於當初人類從星球走出來時候的水平。

如今驟然見到陽光照射下的遼闊大地,讓人有些陶醉,甚至有人腿一軟坐在了地上。

“好美啊,真的好美。”

“這就是星球麼?!”

“還是有大氣層覆蓋的地方漂亮啊……”

“啊,啊!”

不小心露出土包子狀態的技術人員們,用各種語言抒發著自己的情感,旁邊老霍笑眯眯地看著這一切,並未進行打擾,甚至將迫在眉睫的任務都暫時緩了緩:當初他也是這個樣子。

修復聚變站的工作十分繁瑣,而且有很多步驟極其讓人迷惑。

看出莫餘的不解,老霍告訴他:

“當初為了總結出這套恢復聚變站的流程,我們耗費了絕大的精力,這還是大家都有修整拉格朗日能源站的經驗,人手充沛還都是熟手的情況下。”

“畢竟很多技術的細節,並不會被寫入技術文件封存,這才是常態。於是很多技術能力會隨著未將技術傳承下來的一代人去世之後,變得無法再現。”

“不管各種技術是否有新的版本被應用,一般來說,大型工程技術在擱置一些年後,便會因為技術斷檔,再也無法復現或者修復。很多時候,重新設計新的所耗費時間和資源,都比修復舊的強。”

“與之相比,修復聚變站唯一的優勢,就是它作為生產了巨大數量的量產產品,懂的人多,能夠尋求殘餘經驗的地方也多些。而且我們不怎麼在乎‘成本’這種事情。”

對此莫餘十分贊同,這就像在二十一世紀復刻一批磁芯儲存器一樣,屬於吃力不討好的行為,真沒想到這些人居然有毅力和能力去將這種複雜事情完成。

莫餘問老霍:“那麼,我可以做些什麼?”

比起周圍忙碌的工作人員們,莫餘感覺自己有些無所事事,既沒有事情要完成,也不像老霍這樣有指揮任務。

這讓他十分不自在。

所以除了讓苔蘚多收集資料準備用來寫報告之外,他又向老霍主動請纓。

不過老霍拒絕了他:“你確實沒什麼事情可以幹,貿然讓你幫忙,我怕你拖累他們修復聚變站的進度,那就得不償失了。在我看來,沒必要為了將人手用上而用人手,這樣就挺好。”

……………

“飛船來了,準備輸送燃料!”

來自船塢的通知並未影響修復進度,人進會對於這種情況早有預案。

正在檢修聚變站的技術人員們,馬上分出人手,去對接即將降落的貨運飛船,將運輸船的大肚裡面盛裝的固態氫元素傳輸到聚變站儲艙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