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觀察報告

第57章 【戴森球建設始末】

這裡執行的愈加穩定,技術也越來越全面,終於有一天,大家在幾論證會議上表示,戴森球可以正式的進行設計,包括結構、建造流程等。

“我們能造那玩意兒?別開玩笑。”這是當時人們聽說這事兒的第一反應。

最靠近恆星的兩顆行星被定向引爆,形成了寬闊的小行星帶,它們將成為建造戴森球的原料。由於內側行星金屬含量更高,戴森球所需模組的冶煉和製造,使用行星碎片,能夠節省大量材料。

那是個高效而美好的時代,。

飛船往來穿梭,太空冶煉工廠將採集到的物質進行處理後,製造成戴森球的零件,然後由太空駁船運送到指定地點,最終參與戴森球的在軌組裝。

巔峰時期,人類一多半的生產力都放在了戴森球建設上。

還好戴森球的構型不一樣,在它剛剛建設成一小部分框架時候,便可以捕獲太陽能進行發電,這大大緩解了人們能源耗盡的進度,並且在渡過盈虧點後,接替了可控核聚變的旗幟地位。

太空中的巨構在一點一點延伸、交錯,每天只要白天晴朗的時候,只要抬頭就能看見不斷建設的戴森球。由於每天都能看到,討論這件事的熱度也一直沒有下去,直到這個佈滿了五邊形和六邊形孔洞的巨構建設完成。

兩顆行星的資源被徹底耗盡,它們破碎後組成的小行星帶被消耗一空。

所有的讚譽都被拋向了戴森球,人類再一次解開了能源束縛,飛速發展,由於戴森球的能源量大低廉,甚至原本遍佈星球的聚變能源站也被逐一關閉。

然後,依仗著這充沛的能源供應,人類在發展之餘,還進行了周邊恆星系的探索,可惜太慢也太漫長,得到的結果也不樂觀。

但是如今,又到了關鍵時刻,戴森球的能源,在人類不停的繁衍和發展之中,再次不足。而且最近的分配站襲擊事件,又加重了這種短缺的表現,人類似乎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炸掉一顆宜居星,將戴森球的五邊形六邊形孔洞補上大半,便是這種背景下提出的一種瘋狂方案。

將整件事情的梗概印在腦中,莫餘長出了一口氣。

然後他將杯中的飲料一口氣喝光,然後示意苔蘚將展示的資料收回,默默坐在椅子上思考。

似乎有一點靈光已經接近了自己,但是他依然沒有抓住重點。

意識到了這樣不是辦法,莫餘搖搖頭,放棄了繼續壓榨自己的大腦。靈感總是會有的,重點還是積累,他準備繼續調查,收集更多關鍵的資料。

【您有新的通知,請查收。】

訊息來自於這裡的通訊器,而不是苔蘚,署名是沙同德。

唔?人進會又要有什麼大動作了?莫餘想起了前幾天白星雲說的話。

周圍環境很安全,他徑直開啟了發來的信件:

“聚變站重啟計劃。”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