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剛才老闆跟這個老頭子談幾十、一百的,單位都是W啊。
好吧,好吧。
覃欣琳覺得自己膚淺了。
趙清玄:“這裡就交給你了。這兩件文物,你來負責,等鑑定完,我跟老張談好價成交之後,你的任務就完成了。”
覃欣琳頓時有種萬斤重擔在肩的感覺。
趙清玄起身告辭,把剩下的事兒,全交給覃欣琳了。
當老闆,就要做甩手掌櫃。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回頭再把公司機制完善起來,他就能更放心了。
回到零部件加工作坊,萊陽鋼管和煤氣罐也都到貨了。
趙清玄給羅叔放了個假。
焊接土大炮這種事情,逮著就得牢底坐穿,事兒太大。
雖然羅叔值得信任,但多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暴露的風險。
趙清玄決定自己親自動手。
他把作坊的監控,線全拔掉,門鎖好,不留一絲疏漏。
然後,開始加工土大炮。
趙清玄工科畢業,從小又是在自家工坊長大,動手能力非常強。
他給煤氣罐焊接上尾翼。
然後,把煤氣罐切割開,在裡面填裝入成捆的單響震天雷,填入鐵釘,生鏽的鐵片、螺絲……塞上觸發引信。
一番忙活之後,一發煤氣罐炮彈成功出爐了。
發射架就簡單多了。
趙清玄把萊陽鋼管焊接在車輪上,就造成了一架移動的大炮。
趙清玄看著自己的作品,越看越是喜歡。
強忍著試射一發的念頭,直接手機掃描,把它投送到榆樹灣村。
這東西,不能放在自家工坊。
連加工過的零部件都不行。
投送到榆樹灣村,才是安全的。
第一臺土大炮製作出來之後,趙清玄對流程更加熟悉了。
他一鼓作氣,又焊接了三個炮架,十幾發煤氣罐炮彈。
每做出一個來,就立刻投送到榆樹灣村,絕對不在自家工坊裡“留庫存”。
趙清玄活動一下腰,抬頭看看庫房裡大批的萊陽鋼管,還有煤氣罐,忍不住揉揉額頭。
不能遇到事總是自己親力親為,這不符合他的原則。
該在榆樹灣村培養科技人才,和技術工人了。
“明末科技已經有一定水平,大明能造火銃,能造紅夷大炮。”
“這種煤氣罐土大炮,沒什麼科技含量,有我在現代提供裝備和材料支撐,他們肯定能做出來。”
“只不過,榆樹灣太偏僻,太落後了。只是陝西北部的一個農村,村民連字都不認識。”
“下一步,應該抓教育了。招募一批文人,教大家讀書識字,教算數格物。”
“另外,就是要集人物卡。把明末國內外牛逼的科技大佬,都蒐集過來,在大明來一場科技革命。”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首先得保住槐安城。
槐安城之戰,不但要贏,而且,必須得達到戰略目的:打退官兵的進攻,讓地方官接受槐安城表面歸朝廷、暗中獨立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