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玄看著陳婉兒的表情就知道,對方顯然還不能從內心接受他的觀點。
只不過因為他作為神明大人,擁有很高的威望,讓陳婉兒很願意聽他的話。
這顯然不是趙清玄所希望的事情。
他暗暗感嘆一聲,要改變人的觀念,果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他只能慢慢來。
趙清玄:“不要強求,護士人選,第一個原則就是自願。讓大家報名,從報名的人中,選出兩個聰明伶俐,手腳利索的來。”
說到這裡,他稍微頓了一下,補充道:“敢為人先的人,應該得到鼓勵。第一批選出來的兩個護士,每人獎勵兩石糧食。然後,每天收工之後,還能比布鞋作坊的女工,多領半斤糧食。”
“呀。”
陳婉兒眼睛一亮。
一次獎勵兩石糧食,以後每天還能多領半斤糧食……
糧食,對於剛剛經歷過饑荒的人的誘惑,是無法抵抗的。
僅僅十幾天前,幾升糧食,就能換走一個小女孩兒……
陳婉兒一宣佈這項政策,全村就再次沸騰了。
年輕姑娘把陳家的門都給擠爆了。
“三嫂,您孩子都有了,就別來湊熱鬧了。神明大人說了,只要沒結婚的小姑娘呢。”
“牛姨,二丫才九歲,這也太早了點。”
陳婉兒忙得滿頭大汗,陪著笑,拒絕著一個個不合要求的人。
牛姨:“誰說九歲?虛歲都十歲了。而且,我們家二丫個子長得高,懂事兒早,大姑娘能做的事情,我們家二丫都能做。婉兒丫頭你行行好,把她收下吧。布鞋作坊嫌她小,不要她,說機器少,大人都還輪不過來呢。這護什麼的……哦,護士要是再不要她,她就只能吃閒飯了。”
其實,只吃閒飯的話,也沒什麼。
關鍵是大家心裡不踏實啊。
神明大人就算是再仁義,也不能一直養著大家吧?
說不定哪天,村裡不管飯了,他們這些沒事做的,掙不上糧食,可怎麼得了?
陳婉兒一臉為難,正準備再拒絕,趙清玄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收下吧。村子裡七到十歲的小孩兒,讓沈長髮統計一下總共有多少人。村子裡開一傢俬塾,婉兒你教他們讀書認字。每天能按時來上課的,除了學校管三頓飯之外,放學之後還能領到半斤糧食。”
現在想要讓村民們做什麼,最好使的方法就是給糧食。
趙清玄選定七到十歲的小孩兒進私塾,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村子裡能讀書認字的人不多,目前來看,適合當老師的,只有陳婉兒一人。
而且,陳婉兒還有其他事要做,只能算半個老師。
學生人數多了,陳婉兒教不過來。
更何況,趙清玄看到村子裡十一二歲的小孩兒,都已經開始幫家裡幹活。
男孩兒下地,女孩兒進布鞋作坊,已經當壯勞力使了。
趙清玄就算讓他們進私塾讀書,恐怕他們也不樂意。
陳婉兒籲一口氣:“牛姨,神明大人開口了,說可以收下二丫,但不是當護士,而是進私塾讀書。只要能按時來上課,每天除了管三頓飯之外,放學的時候,還能給半斤糧食。”
牛姨有些不情願:“進私塾讀書?一個丫頭,讀什麼書。難不成,將來還能當個女狀元嗎?可不敢指望二丫有那命。能不能再跟神明大人說說?我家二丫可聰明伶俐了,當護士肯定行。”
當護士一次性就能獎勵兩石糧食,而且以後每天能比做布鞋的女工多拿半斤糧食……
這待遇,可不是進私塾讀書能比的。
陳婉兒臉一沉:“牛姨,這護士再好,也輪不上你家二丫。神明大人悲天憫人,管咱們飯吃,還給了二丫進私塾讀書的機會,咱可不能貪心不足啊。”
沈長髮眼睛一瞪:“大妹子,你怎麼還挑上了?要不是神明大人,你們全家都餓死了。神明大人讓你家二丫進私塾讀書,每天管三頓飯,還給半斤糧食……這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啊。你要還不知足,我這裡先饒不了你,免得你惹到神明大人,連累了咱們全村。”
牛姨半是羞愧,半是敬畏,雙手合十,連連拜著:“神明大人恕罪,我不該貪心。我這就讓我家二丫進私塾,感謝神明大人!”
進私塾管飯,每天還能掙回半斤糧食,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兒了。
趙清玄看著這一幕,卻是微微皺了皺眉頭。
升米恩,鬥米仇。
一味無私幫扶全體村民,果然是靠不住的。
這才十幾天而已,剛吃飽飯的村民,就已經有人開始挑肥揀瘦,嫌棄自家收入不如別人了。
時間再長一些的話,心中的不滿很可能要化做怨恨了。
“大鍋飯時代,該結束了。”
“以後糧食,都要他們自己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