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從現代傳送物資到大明

第10章 先吃飽飯,穿暖衣

劉師傅親自操作機器,從裁底開始,一邊製作布鞋,一邊講解。

趙清玄則是拿著手機,在旁邊拍攝。

按照他的說法,他是想拍攝千層底布鞋的古法制作流程,所以,讓劉師傅講解的儘可能詳細一些。

其中有些步驟,趙清玄仔細詢問。

劉師傅雖然覺得這個小老闆問得有些過分詳細,但依舊耐著性子,認真回答。

反正千層底布鞋的製作方法,幾乎是公開的,也談不上什麼技術和秘密。

影片拍攝了幾遍,趙清玄才感到滿意。

趙清玄:“劉師傅,你們現在可以開工了,三個人,只管裁底和鞋幫裁斷就行。安排好倒班,機器不能停,想加班多久,就加班多久,按照以前的標準,計件給錢。”

劉師傅一愣:“只管裁底和裁斷鞋幫嗎?那可都是半成品啊。”

趙清玄點點頭:“是的。我有個同學,老家是河北農村的,他們那兒閒散人口很多。我跟他合作,把裁好的鞋底和鞋幫發給他。他買了一批機器,讓村民們在家完成其他流程。咱們省了人工錢,村民們在家也能賺到錢。

趙清玄分析過整個流程。

裁底和裁鞋幫的機械化程度最高,機器裁剪,一刀下去十雙,一個小時幾千雙。

最重要的是,鞋碼大小是有要求的。機械裁剪,號碼更加精準。

這兩個流程,將來或許可以交給榆樹灣。

但現在,榆樹灣村民還需要多培養才行。

三個工人聞言都是一喜。

劉師傅:“這是個好辦法。”

老闆派下來活,劉師傅立刻帶著兩個工人,開始幹活。

趙清玄也開始幹活了。

他先把那一批五百雙布鞋傳輸過去。

……

榆樹灣村。

“鞋子!好漂亮的鞋子啊!”

“神明給咱們賞賜下鞋子來了。”

陳婉兒挑了一雙小號的布鞋,拿在手裡,小臉上滿是興奮。

沒有哪個女人,是不愛美的。

她們之前之所以破衣爛衫,大多時候赤腳奔走,是因為沒條件。

饑荒這麼嚴重,連飯都吃不上,更不要說穿的衣服和鞋子了。

一雙新鞋子給女孩子帶來的快樂,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千層底布鞋,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有了。

但一直到大明,即便是好年景,普通百姓也穿不上千層底布鞋。

這是有錢有身份的老爺太太們,才能穿得起的。

黑絨布鞋面的千層底布鞋,在現代人看來,自然是土的掉渣,只有偏遠地區農村的中老年人,或者一些性格隨意灑脫的人,才會穿。

但放到崇禎三年,這絕對是最時尚、最奢華的鞋子。

陳婉兒用手撫摸著鞋面的絨布,觸手絲滑柔軟,摸著太舒服了。

那厚厚的千層底,用料十分紮實……這得耗費多少布料?

而且,這布料雪白雪白的,非常細密,不知道是如何織成的,竟然用來縫製成了鞋底?

陳婉兒感到太可惜了,好浪費啊。

這麼好的布料,用來做衣服多好。

她想試一試這雙鞋的大小,抬腳看到腳底踩的土,頓時捨不得把腳伸進鞋子裡,生怕把鞋子給弄髒了。

趙清玄看著這一幕,臉上忍不住露出笑意。

陳婉兒打了一盆水,擰出一條溼毛巾來,擦了擦腳。

當然,那條毛巾,不知道是從什麼舊衣服上撕下的一塊布,已經破成一縷縷布條了。

饒是如此,陳婉兒依舊當成寶貝一樣,在擰乾的時候都不敢使勁兒。

“鞋子是第一步,後續該上織布產業,製衣產業了。”

趙清玄琢磨著。

織布,製衣,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在2020年代,這些產業甚至已經開始從東大,往東南亞,南亞等地區轉移。

趙清玄覺得,榆樹灣的發展,輕工業可以稍微先行半步。

先讓老百姓吃飽飯,穿暖衣。

陳婉兒穿上布鞋,蹦蹦跳跳,低頭看著,怎麼看都看不夠。

“太舒服了。這麼厚的鞋底子,都是一層層的棉布縫起來的,踩上去真舒服。”

她這輩子,都沒有穿過這麼奢華的布鞋啊。

而這樣的布鞋,神明一下就恩賜了五百雙。

陳婉兒召集全村人,把布鞋分發下去。

她親自負責分發,把布鞋親手交到每一個人手中,每給一個人,都要告知一句:

“這是神明賜給咱們的。”

給三百多人釋出鞋,陳婉兒重複了三百多句,不厭其煩。

她要讓神明的恩情,深入到每一個人的心底。

小半個時辰之後,全村人都領到了布鞋,大家都當寶貝一樣。

鞋子大多不合腳。

饑荒年代長大的人,身材瘦小,腳普遍比現代號碼的鞋子小。

不過沒關係,他們穿上鞋子之後,用草繩從腳底纏到腳面,綁結實了,蹦一蹦,十分貼合,越看越喜歡。

陳灃、小鐮刀等一眾後生穿上新布鞋,走路腳下都帶風的。

全村都洋溢在歡樂的海洋裡。

那三十多個俘虜看著,一臉羨慕。

這個榆樹灣的神明,真是個好神明啊。

他們聽榆樹灣村民閒談之中說過,就在前兩天,這個村子還跟周圍其他村子沒有任何區別,同樣是遭遇饑荒,經常會有人渴死餓死。

這個神明一出現,就賜給村子裡吃的,喝的。

據說現在還有清水源源不斷,從離地幾尺高、拳頭大小的一團白霧中流出,供給全村。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