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從現代傳送物資到大明

第404章 草原兒女能歌善舞

李良才:“你的漢話說的很好,可是漢人?”

把都母親一陣慌張,訥訥不敢言。

李良才:“無礙。我是想請你做工,你可識字?”

把都母親眼睛一亮:“老爺可是想找小女做通事?小女識得幾個字。小女的母親是漢人,從小教過小女識字……”

把都母親一臉緊張,生怕李良才看不上她。

李良才心中暗暗嘆一口氣。

這女人的母親,是漢人,而且,能教她識字,顯然也是讀書識字的。

能讀書識字的女人,十之八九是士紳子女。

淪落到這敕勒川來,給北虜生育子女……不用問,定然是被打草谷劫掠來的。

這也是個可憐人的可憐一生。

李良才:“讀書識字就好。我不要你做通事,我們不需要通事。想跟我們榆樹灣商隊做生意,前提條件就是要會說漢話。”

李良才平靜的語氣中盡顯霸氣。

李良才:“我們李記準備在歸化城捐獻一座學校,教授當地百姓說漢話,寫漢字。我僱傭你做老師,做教書先生,每天管三頓飯,每月給二兩銀子,你可願意?”

李良才倒也不是故意壓低工錢。

理事院對公司用工,是有要求的。

凡擁有榆樹灣戶籍的百姓,正式工人,女子不得低於六百,男子不得低於八百。

但是,對沒有榆樹灣戶籍的人,就沒有要求了。

理事院甚至鼓勵企業對外發展時,多壓榨當地勞動力。

饒是這二兩銀子,也已經讓把都母親十分滿意。

她立刻道:“願意。小女子自然是願意的。只是……小女子如何能做得了教書先生?”

李良才:“就是教授本地人說漢話,寫漢字,你懂當地語言,又會說漢話,當然沒問題。”

把都母親驚喜:“謝謝老爺。”

每天管三頓飯,每個月,還能有二兩銀子拿回家。

這足夠讓他們母子二人活命了。

李良才:“那就這樣定了。留下你的姓名和住址。明天還是到這裡,來找我們商隊。學校籌建,事情很多,你從明天開始,過來幫忙吧。從明天開始,給你算工錢。”

把都母親千恩萬謝,拉著把都,向外走去。

一邊走,一邊抹眼淚,這是開心的眼淚:“孩子,以後娘每個月能拿回二兩銀子。如果老爺開恩,還能帶些飯菜回去,咱們娘倆有活路了。”

把都聽著,猶豫著什麼,突然甩脫母親的手,跑到李良才跟前,大聲道:“老爺,我能做你們商隊的護衛嗎?我會騎馬,能挽弓!”

李良才:“哦?你這麼小,就想做商隊護衛?”

把都:“我不小了,已經十歲了。只要管我飯吃就行,我不要工錢。我的弓射出去的箭,也能殺得了人。而且,再過兩年,我就十二歲,我就跟成年一樣了。部落裡許多勇士,十二歲就能跟隨父親上陣殺敵了。”

把都目光炯炯,因為正在長身體的原因,身上很瘦,但是,看上去很壯碩。

李良才笑了:“我不能收你做護衛,不是因為你年紀小,而是因為,你們察哈爾人,不擅長打仗。”

把都一聽急了,眼睛一瞪:“什麼?老爺,把都很尊敬您!但是,您怎麼能說我們察哈爾勇士不擅長打仗!我們察哈爾人,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

“我雖然才十歲,但是,我能開弓,能射中十幾步外的小羊羔。你們漢人的孩子,可以嗎?”

李良才搖了搖頭:“我們漢人的孩子不開弓射箭,因為他們不需要。我們打仗,不用弓箭,我們用這個。”

李良才掏出一支左輪手槍來。

他抬手,朝著旁邊一輛架子車連開幾槍。

嘭,嘭,噴。

架子車的木板被打穿,木屑亂飛。

周圍人受驚,一陣驚呼。

看到是商隊老爺在試槍,又都安靜下來。

李良才手一抖,左輪手槍以他的手指為中心,旋轉了幾圈,姿態蕭灑。

榆樹灣理事院和指揮部,曾經聯合決定,拿出一批左輪手槍,分配給對榆樹灣有特殊貢獻的人,以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

比如徐光啟、宋應星,都有左輪手槍防身。

李良才也分到了一支。

李良才:“你的弓箭,有我手裡的槍快嗎?有我手裡的子彈威力大嗎?”

把都盯著那把槍,眼睛放光:“我可以練習用槍嗎?我有射箭的天賦。我爹說,我將來一定可以哲別。我相信,我打槍,也是一樣的。”

“哈哈哈!”李良才仰頭大笑起來。

這笑聲,讓把都羞愧,又有些惱火:“你在嘲笑我嗎?我說的都是真的。在我們部落裡,沒有比我更加擅長射箭的了。”

李良才:“但是,在我們榆樹灣,像你這麼大的孩子,早已經是童子團的小戰士了。他們從小就學習射擊,就像你們從小學習射箭一樣。”

“尚武的精神,已經深入到我們漢人的血脈中了,我們拿起槍,血脈就會覺醒,很快就能學會射擊。但是,你們察哈爾人不行。”

“還有一點,我們漢人,能造出這樣的槍來,你們能造得出來嗎?你們察哈爾人,本來就不擅長打仗。我們漢人,有個古老的說法,叫做‘一漢當五胡’。事實上,現在你們五個胡人,也當不了我們一個漢人。”

把都被說得有些羞愧,又有些自我懷疑:“是這樣嗎?我們察哈爾人,的確不擅長用火銃。”

他現在已經開始懷疑,李良才說的是真的了。

難道,他們察哈爾人,真的不如漢人善戰?

李良才:“不用懷疑,當然就是這樣的。當然,你們察哈爾人,也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比如,你們草原民族,全都能歌善舞。我們漢人,非常喜歡聽你們唱歌,喜歡看你們跳舞。”

“以後,咱們都是一家人了。等草原絲路修起來之後,我們的商隊,會把漢地的糧食、鹽鐵、工業品,都運送過來,跟你們交換牛羊,皮毛。”

“我們漢人百姓,也會到你們草原來旅遊。你們可以表演歌舞給他們看。當然,看歌舞是要花錢的。”

把都:“旅遊?什麼是旅遊?就是漢人來草原,看我們表演歌舞嗎?”

李良才:“不僅僅是看你們表演歌舞,還看你們的草原,看你們的牛羊……旅遊業,是我們榆樹灣剛剛興起的一個產業。”

“現在,旅遊業最發達的,就是榆樹灣村。每天都有很多人,到我們榆樹灣村去旅遊。”

“我們榆樹灣村有月湖廣場,有榆槐大道,有風景絕美如仙島一樣的工廠煙霧,還有鐘塔和風景迷幻的城市高樓……”

“旅遊業,能讓我們榆樹灣村賺到很多錢。你們草原,也可以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