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從現代傳送物資到大明

第419章 鐵驢旗子軍有亡我之心

阿敏和莽古爾泰,都對皇太極十分不滿。

他們不知道鐵驢旗子軍的厲害,皇太極突然命令他們率領本旗兵馬撤回赫圖阿拉,他們定然會多疑,會以為皇太極要對他們下手。

阿敏和莽古爾泰即使不正面抗命,也會如皇太極所說,藉故遷延,甚至兩人互相商量對策。

只要稍微耽誤一下,他們就逃不掉了,就會被鐵驢旗子軍的主力給包圍吃掉。

但這種結局,幾乎無法避免。

因為四大貝勒之間,缺乏信任。

而鐵驢旗子軍的戰鬥力和行軍速度,又太過不可思議。

若非親見,誰能相信?

不要說皇太極了,即便是代善親筆手書一封,怕是阿敏和莽古爾泰也會懷疑其中有詐。

代善:“非大汗之過。兩藍旗如何……只能聽天由命了。”

兩白旗,已經盡歿。

兩藍旗,怕是也難以逃脫。

八旗大軍,有四旗註定覆滅。

兩黃旗和兩紅旗,也折損了幾個牛錄。

皇太極和代善心中都是忍不住悲涼。

皇太極很快收拾心情,恢復雄主之姿,傳令阿巴泰整頓城中兵馬,三更造飯,五更點卯。

傳令佟養性,整頓烏真超哈,尤其是城中火炮,能帶多少帶多少,同樣三更造飯,五更點卯。

又傳令范文程、寧完我……

皇太極一連串命令釋出出去。

整個盛京忙碌起來。

不得不說,後金作為一個上升期的新生王朝,軍隊和官僚系統的執行力是非常強的。

雖然白天遭到鐵驢旗子軍的打擊,士氣有些低落。

但是,皇太極一連串命令發出,迅速得到執行。

皇太極握著代善的手,壓低聲音:“大貝勒,棄城之事,務必要保密。一旦洩露,怕事有不諧。”

“鐵驢旗子兵神出鬼沒,對我遼東地形,及我大金軍事佈置,極為了解,怕是我軍中有他們的細作。”

這就是皇太極只下命令,吩咐手下三更造飯,五更點卯,而不說具體軍事行動的原因。

代善自然是點頭答應。

第二天,盛京各路兵馬三更造飯,五更點卯。

皇太極下令阿巴泰和圖爾格留守盛京城,他自己則是帶了兩黃旗精銳,還有佟養性的烏真超哈,號稱要去跟鐵驢旗子軍決戰,出北門而去。

代善心中暗道一聲夠狠。

阿巴泰跟皇太極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大金的多羅貝勒,正黃旗第六固山額真,議政大臣。

圖爾格更是大金的內大臣,皇太極的妹夫,掌控盛京城防軍。

皇太極顯然不甘心就這樣直接丟掉盛京,心裡還存在著一絲僥倖。

所以,他留威望足夠高的阿巴泰坐鎮盛京,又安排自己的心腹圖爾格,名義上輔助阿巴泰,實際有監視和制約之意。

萬一盛京僥倖能守住,皇太極隨時可以回來,還不會有損威望。

皇太極在決定離開盛京的短短時間中,就給自己安排好了退路。

其思維之縝密,決斷之無情,讓人細思極恐。

盛京有兩黃旗親軍六千八百人,皇太極一兵一卒都沒有留,全都帶走。

阿巴泰雖然有些狐疑,但攝於皇太極的威望,沒敢質疑。

另有兩白旗防軍三個牛錄,留給阿巴泰指揮。

蒙古附庸則是全部帶走,防止他們趁亂生事。

步甲包衣營九千人,皇太極帶走六千。

佟養性手下烏真超哈,攜帶能帶的火炮,全部帶走。

尤其是新築的四十門紅夷大炮,稱作“天佑助威上將軍”。

皇太極一門也捨不得丟棄。

可惜紅夷大炮一門就有一噸多重,轉運速度慢。

一旦鐵驢旗子軍發現他們的蹤跡,尾隨追上來的話,這紅夷大炮怕是運不走。

可無論如何,也得嘗試一番。

大不了,萬一路上遭遇,四十門紅夷大炮,未必不能跟鐵驢旗子軍較量一番。

皇太極心中打著主意。

大軍浩浩蕩蕩出北門,一路往北。

城東渾河渡口,被鐵驢旗子軍佔領。

皇太極完全沒有去攻打渾河大營的打算。

他的目標,是鐵嶺。

從瀋陽到鐵嶺,有一道平原騎兵走廊。

八旗大軍三個時辰,就能趕到鐵嶺。

到了鐵嶺,可以匯合當地駐軍,無論是再到開元,往蒙古葉赫部,還是進長白山,都任憑選擇。

屆時,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了。

大軍出城,收攏了一批在城外過夜的潰兵。

皇太極驗證身份之後,讓他們隨軍而行。

剛走數里,就聽到遠處乒乓聲響。

皇太極身體猛地一震。

這聲音,他簡直太熟悉了。

火銃聲!

而且,是鐵驢旗子軍特有的火銃開火的聲音。

城北,竟然也有鐵驢旗子軍?

幾騎遊騎迎面奔來。

馬上哨探神色慌張,近前之後,翻身下馬,跪伏在地:

“大汗,前面有鐵驢旗子軍……距此不過五里,正在迎面過來。”

皇太極大踏兩步上前,盯著那哨探:“鐵驢旗子軍?城北怎麼會有鐵驢旗子軍?他們有多少人?”

哨探:“漫山遍野……至少上千。”

“什麼?”皇太極這一驚,簡直非同小可。

鐵驢旗子軍的主力,趕到了。

他們終究是遲了一步嗎?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