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人物打造禮物?
秦烈氣笑了。
韃子找的這搶劫理由,還真是奇葩!
不過,秦烈倒也沒懷疑。
地窖裡這韃子的嘴有多臭,他昨晚是親身領教過的。
言語之間,對大洪邊軍滿是輕蔑,眼高於頂不要太明顯。
而且,這韃子俘虜還是個悍不畏死的主,中間幾次受不了鹽水的痛苦想自殺,都被看守的軍卒給攔住了。
這種人,怕是沒那個腦子說謊。
“現在搞清楚了韃子夜襲的原因,我們可以開始制定計劃了!”
“連韃子的鷹師,都親自前來劫掠,這個韃子大人物的身份,只怕在韃子中極為高貴。”
“就算這個叫巴什麼的百夫長不來替他報仇,這段時間的邊境,只怕也不會安寧。”
“不過,韃子越過邊境城牆劫掠,三五日也是常有的事……”
秦烈很清楚,儘管大洪的邊境防禦機制近乎完善到了極致,可,一旦城牆被韃子精銳翻越突襲,導致烽燧沒能點燃,則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盲點區域。
而按照邊軍的補給機制,屯堡每半月左右到墩堡補給一次。
也就是說,這半月就屬於是真空期。
在這段真空期中,韃子想有大作為是很難的。
畢竟,由於高達數米的城牆阻隔,韃子的戰馬無法衝過城牆。
也就是說,韃子在正面戰場的武力值,在翻越後城牆後,直接損失了一半以上。
而就算韃子肯召集兵馬,花費時間來拆除城牆,但如此大的動靜,周圍墩堡肯定會有察覺。
只要有一個烽燧燃起,就會激發邊軍防護機制,吸引層層保護機制來抵禦韃子。
並且,最重要的是,就算韃子真有通天手段,能在不驚動其他墩堡的情況下,拆毀城牆,其戰略意義也不是很大。
因為數千裡邊境,只有九鎮總兵府這種大軍集結的關隘後面,才有直通中原腹地的官道。
韃子是來搶劫的,不是進山溝溝裡繞圈的,搶一百座大山的收穫,也比不上奪下一座關隘。
因此,活躍在邊境線上的韃子,幾乎全是以散兵為主,一個小隊,或者幾個小隊聯合,搶一兩處墩堡,亦或打下一座屯堡,就會選擇撤退。
一是搶的東西太多,韃子根本帶不走。
二則大洪能跟韃子對抗這麼多年,儘管敗多勝少,提韃色變,但也側面證明了大洪邊軍,其實是有和韃子一戰之力的。
而大洪邊軍在極致機制下集結的力量,往往是入境劫掠韃子的數倍,甚至十數倍。
以多打少的情況下,韃子再勇猛,在大洪的主場,尤其是在大洪遊兵營的騎兵加持下,根本扛不住!
不抓緊時間撤退,耗也能把韃子耗死!
“韃子想要快速擊破,就需要花精力先去尋找墩堡,屯堡的位置,並且制定精準的戰略,進行突擊搶掠並快速撤退……而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因此,韃子劫掠的週期,花費個三五日都算正常。”
“而這次來的這個韃子小隊,被我們全部拿下,沒有一個人逃出去,也就是說,至少三五日內,不用擔心這個叫巴漢的百夫長會來報復,因為他根本就不會想到,他的小兒子已經死了!”
“而若有其他韃子來劫掠……戰力也至多也就是一個小隊,依我們現在的裝備,完全能跟韃子硬碰硬,甚至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