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馬拉松的參賽人數太多,所以賽事方會根據每一位報名者的配速水平來分配起跑點,這些起跑點一般分為A區、B區、C區、D區。
例如實力強勁的職業選手,一般都會被分配到A區,也就是最靠前的起跑點。
這是因為實力強勁的選手,大多數都是衝著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或者重新整理國內記錄而來,分配在比較靠前的起跑點,會更有利於他們的成績提升和體力分配。
而水平較低的普通跑者,例如像王業這樣的從來沒有參加過馬拉松的參賽者,一般都是被分配在B區、C區、D區的開賽區域,也就是距離起跑拱門最遠的區域。
因為被分配到D區的人大多數都不是追求極限的成績而來。大多數跑步愛好者參加半程馬拉松比賽,只是為了完賽發個朋友圈,或者只是為了鍛鍊身體,體驗氣氛而來。
站在D區當中,基本上就是被前邊的參賽者給徹底淹沒了,個子矮一點的連起跑點都看不到。也就是前邊人往前移動了一點位置,自己才能跟著往前移動一點位置,根本沒有自由可言。
哪怕起跑的槍聲響了以後,排在靠後區域的參賽者,也要花費一兩分鐘的時間才能在洶湧的人潮中慢慢悠悠地跑過起跑點。這也就導致當D區的參賽者衝過起跑點的時候,A區的參賽者早就已經快跑完一公里了。
雖然有些不公平。
但規則就是這樣的,沒有辦法。
要想搶佔到A區起跑點,就得儘量提升自己的跑步水平和排名。
不過,雖然起跑點有所差異,但其實比賽成績都是按照晶片成績來排名的。
至於晶片成績的意思,就是在開賽前工作人員會給每一名參賽者發放一枚跑馬計時晶片,大約硬幣大小。在比賽時,選手會將晶片佩戴在身上,當選手經過計時點時,計時點的系統就會識別選手資訊並且記錄透過的時間。
而起跑拱門就是整條跑道中的第一個計時點,這也意味著,只要參賽者不透過起跑拱門,就不會開始計算成績。
因此,大多數馬拉松比賽,也會分槍聲成績和晶片成績兩種不同的成績。
王業沒管周圍的人,原地教父母做了幾個熱身動作,把韌帶和肌肉都活動開,防止待會跑步的時候受傷。
父母面對這幅場面,也忍不住有些緊張,身體也抑制不住地有些發僵。
雖然他們這次參賽的目的主要是來陪伴王業,對成績沒有什麼要求。但面對如此隆重龐大的賽事,不論是誰,都難免會有一些緊張的情緒。
待三人差不多熱身完的時候。
距離開賽已經只剩十分鐘的時間了。
就在王業開始認真準備跑步的時候,忽然,身後傳來一道熟悉的聲音。
“王權霸業?”
聽到這個稱呼,王業頓時臉色一僵。
王權霸業是他的網名,也是他的真名的擴寫。知道這個網名的人有很多,但有哪個吊毛會當眾叫他網名的?
王業立即回頭看向聲音來源。
卻發現叫他網名的人,是那名拉他進龍江區跑者交流群的葉雲巖。
“大佬,居然在賽場上見到你了。怎麼樣,這次預估大概能跑多久?”葉雲巖走了過來,拍了拍王業的肩膀。
“七十分鐘左右吧。”王業直率道。
半馬七十分鐘,已經是頂級選手的水準了,在這場比賽當中也能拿到前十名的好成績。
“呃……”葉雲巖似乎有些不相信,豎起大拇指道:“那祝你跑個理想的成績,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