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只有她隱隱感覺到,對面是在放水,她是一個有著自知之明的棋手,也是一個不算笨的棋手。
她在休息室內,不經意著回憶著剛剛的對局,她有些弄不清為什麼對面會給自己機會,讓自己贏下那一盤比賽。
莫非這又是一個心理戰術?
懷著這樣的心情,棋呆子進行了第三場比賽。
美籍棋手開局飛相,這一手飛相,很少見,至少在大型決賽比賽中,飛相局起手其實相當於劣勢起手。
古往今來,飛相局開局都被視為“偏門”開局,雖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胡司令的新型飛相局風靡一時,但也就風靡了三四十年。
在二十一世紀後,人工智慧棋譜的出現,飛相的勝率也一直下降,人們還是更喜歡的當頭炮仙人指路這類傳統開局。
也隨著人工智慧的出現,無論是老式飛相,還是新式飛相,破解的方式有很多。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對面使出飛相時,用中炮以快打快。
但棋呆子並不敢用,因為她看過美籍棋手之前的幾場比賽,有一位職業棋手面對美籍棋手的飛相局時,就用中炮像套公式一般,用著傳統套路去進攻,最後的結局卻是被對面拖入殘局生生磨死。
這也讓她想起某位象棋大師所說的話,那就是象棋不是套路,也不是公式,是考驗棋手隨機應變,見招拆招的能力,他就像是數學題,你出我解,你解我出。
說實話,當年棋呆子並不理解這句話,也覺得這位象棋大師說的話太過於高深,有點不符合現實。
可如今,她望著這一手飛相,又覺得那位象棋大師說的似乎是對的。
她猶豫再三,並沒有架上中炮,而是挺七卒。
這種打法,其實也挺常見,這種打法其實也算是為了中局機動性做準備。
美籍棋手屏風馬,棋呆子飛象。
美籍棋手進兵,棋呆子跳馬邊,二人開局看似中規中矩,但實際上二人都不想磨蹭,都打算速戰速決。
隨著二人起橫車,將車佈置完畢後,所有人都猜到他們兩打算互相進攻彼此的三七路。
進兵,出炮,跳邊馬,在進兵,吃卒。
短短几手,棋呆子就出現了傷亡。
雖然只是丟了一枚小兵,但這枚丟子,卻讓所有人感覺到美籍棋手他的焦躁。
更畢竟,飛相局打的就是防守,打的就是穩健,飛相局本就啟動慢,他還在開局與對面互相搶佔邊路,並率先發起進攻,明顯就很不明智。
可棋呆子似乎發現了什麼,她臉色陰沉,用車吃掉了過河兵後,望著對面躍馬盤河後,她的臉色更是陰沉。
她用車盯著馬,望著對面進炮守馬,她跳起了拐角馬。
美籍棋手上士,這一手過後,二人基本上也結束了佈局,雖然從棋面上看,先手紅方佔據了優勢,也將大子集中在右側,炮馬雙車殺氣騰騰,直指棋呆子看似防守薄弱的右後方。
但他這佈局完成後,又很奇怪,奇怪在於他這樣的佈局彷彿與飛相無關,也不打算將棋呆子拖入殘局,而是打算硬碰硬的直接憑藉先手優勢進行換子。
可他真的會這麼莽嗎?
他已經輸了一把,應該更穩健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