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遙爽快的道:“當然是真的了,現在正是江魚肥美的時候,我知道大夥兒不會抓魚,我抓回來了,分給大夥吃就行了,到時候咱們村每家都分幾條,都嘗一嚐鮮。”
他們今天就放了幾百條雄魚,可這些雄魚放回去又不會生崽,其實拿回來分給村民們也不錯。
不過村民們開心歸開心,但還是紛紛拒絕道:
“阿遙,你不用這麼麻煩,其實我們嚐嚐鮮就夠了,這兩條魚也夠我們吃一頓的。”
“是啊,這些魚我們夠吃了,我知道你去抓魚回來,是為了放在養殖池裡,你們抓的也不容易,分一次就夠了,以後就不用了。”
“吃一頓兩頓好吃,可吃多了就未必好吃,這一條就有兩三斤,兩條就有四五斤了,已經夠吃了。”
“以後分魚的事情以後再說,現在你好好籌備你的魚塘就行了,等你把魚塘搞好了,怎麼分都行,不利於這一時。”
張遙擺了擺手道:“其實我們捕到了很多魚的,只是因為不好拉回來,所以有一部分被我們放回去了,等我把魚塘需要的魚捕夠了,我就給大夥安排一次。”
這種大型的捕撈活動本來也不多,趁這個機會給村民們謀一謀福利,讓家家戶戶都好好嘗一嘗這種魚也不錯。
至於從江裡撈了這麼多魚,等以後魚苗培育出來了,再放生一些恢復生態就行了。
今天魚撈上來之後,還把他們放回去,除了考慮到雄魚沒有用的問題,主要原因還是運輸的問題。
這種魚本來就容易死,即便是有專業裝置輔助,也有在路上死掉的風險。
這個時候運的越多,魚就會越擁擠,缺氧的情況下死亡的風險會增加很多。
不過等他捕撈夠了需要的魚之後,他可以專門抽一天的時間,把捕撈回來的魚拉回來再給大夥分一分完全沒問題。
村民們聽了張遙的解釋後,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倒是沒問題,這麼好吃的魚我們當然也稀罕。”
“我們就是怕會影響你籌備魚塘,而且家裡面捕魚也不安全,你們還是得多小心一些。”
張遙解釋道:“現在已經很久沒下雨了,所以江水不是很急,所以說不是很危險,要是江水很急的話,我們也撈不回來這麼多魚啊。”
張遙這次去江裡捕魚確實是趕巧了,遇到了水流比較少,流速不怎麼急的時候。
否則就算是第一次去江邊的時候的水流速度,他們也很難在江裡下漁網,更別說能抓到這麼多魚了。
他可以是遇到了天時地利人和,因為長時間的不下雨,所以江水深度,流速得到了減緩。
除此之外,因為他們昨天下水摸魚,正好發現了魚群聚集的地方,才讓他們這麼順利的抓到了更多的魚。
分完了魚之後,工人們就各自下班回家了。
這個時候去撿松露的村民們也陸續回來了,他們每個人都揹著沉甸甸的揹簍,一看收穫就不少。
其實這個點還比較早,只是下午四五點左右,如果不是要撿的規格有些複雜,最小的必須達到50g以上,加上他們第一天前松露,經驗還不足,所以慢了一些,不然他們收工還可以再找上許多。
不過第一天撿松露,能夠在達成一天撿100斤的目標的情況下,這個點能夠回來,其實也很不錯了。
張遙大概看了一下他們揹簍裡的松露,發現大部分都超過了規定的要求。
原本規定的要求是最小大於50克,包括50克。然而村民們撿回來松露的大部分都在80克以上,拿一個握在手裡要比大鵝蛋還要大上許多。
可能是因為第一天撿沒有經驗,又不可能每一個人都稱一下,所以他們只能儘可能按大的去撿,導致每一個都比較大,甚至超過了要求的50克。
山裡的松露以前雖然沒怎麼撿過,總體的量不少,但不過大的其實並不是很多,尤其是大於50克的其實算比較稀缺的了。
正因為如此,張遙這次收購的目標放在了整個南山區。
如果收購的要求降低到50克以下,常量起碼可以翻3~5倍,因為每一個送入窩子裡,50克以下的佔大多數。
不過張遙考慮到越大的越稀缺,越稀缺的價格越高,所以才以最低50克的條件和李經理談了合作。
松露也是一種菌類,不能竭澤而漁,所以不僅要利潤最大化,也要對資源進行保護。
當然張遙也在賭,他在賭它能夠穩定供應50克以上的松露,而且供應期至少在一個月。
實際上他並不確定這個重量的松露產量究竟如何,能不能保持供應一個月?
即便是今天順利達到了目標,他也不確定接下來會如何,萬一半個月就採完了南山區所有的松露,那他就沒辦法像李經理交代了。
何況松露還是一種生長週期很長的菌類,現在松露已經過了生長期,到了成熟期,這也就意味著現在山上松露的存量,就是今年松露的產量。
他們把能採到的松露採完之後,就指望不了今年繼續長出來了,這也是松露與其他菌類的最大區別。
其他的菌類生長週期一般都很短,快的兩三天就從能從出菇到腐敗走完一輪,慢一點半個月也能走完一輪,而且在生長期內都會長。
然而松露的生長週期偏偏那麼長,從開始生長到腐敗,至少跨越了半年之久。
這可能也是它稀缺的原因,畢竟生產週期也和產量有直接的關係,很多松露可能還沒有成熟就已經腐敗了。
張遙從村民們採的松露中,把最小的撿出來稱了稱,幾乎沒有小於80克的。
這就意味著村民撿的這些松露,最小的都比最低標準超了30克,他們可以採的空間還很大。
於是張遙來了一個比較標準的松露,對眾人展示道:“阿叔阿嬸,今天你們撿的都很大,大的雖然好,但小一點我們也要,明天撿的時候這個大小的你們也要撿回來,”
張遙說完後,他們就有人接過了張遙手中的松露,紛紛傳著看了起來,還不忘用手掂一下重量,試圖記住它的大小和重量。
這時有人提出了疑問,“這個大小不太好控制,萬一姐回來了,重量差一點怎麼辦?”
張遙回道:“差5~10克沒關係,都按一個價收,如果連40g都沒有,我就按10塊錢一斤收,我就放在網路上賣,看看能不能賣出去。
不過也不要把太多小的撿回來,萬一網路上賣不出去,那就沒什麼用了,我也不可能收了。”
村民們道:“放心吧,要是實在不合格,我們自個兒拿回家餵豬去,反正豬也愛吃這玩意兒。”
一番分揀稱重之後,今天松露的重量也算了出來,村民們今天一共交了150斤松露。
雖然每天的交貨要求是100斤,但想標準的控制在100斤並不太容易,所以多交一些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畢竟李經理一開始是想讓張遙每天給他交200斤以上,最後是他主動要求降到了1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