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問題涉及到李經理的專業,他自然也願意侃侃而談,畢竟張遙又不是在附近做酒店,不會與他產生任何競爭關係,自然要秀一下自己的專業知識。
張遙從他說的東西中,無意間就學到了很多東西。
這一趟不僅吃好了,住好了,還學到了東西,最重要的是他一分錢都沒花,還收穫滿滿,倒是不虛此行。
張遙虛心請教之下,李經理像是找到了知己,從飯桌上聊回到了房間裡,一邊喝酒一邊聊,硬是聊到了深夜他才離開。
第二天他剛睡醒,他又出現在了張遙房間。
經過昨日的暢聊,李經理還是有些意猶未盡,還想讓張遙多留幾天。
不過張遙本來就有事情,今天就要出發去沿海城市,他已經和農機店的老闆約好,今天出發去農機廠裡洽談訂購農機的業務。
所以無論李經理怎麼挽留,他都不可能再繼續待下去了。
雖然因為昨天的暢聊,李經理感覺與張遙心心相惜,可張遙可不這麼覺得。
張遙的眼裡,雖然李經理算不上什麼壞人,但肯定也不算什麼好人,而是一個油腔滑調的老油條。
這樣的人說話總是真假參半,還利益至上,他的生存之道和情商,令人敬佩。
不過與這樣的人來往需要留一些心眼,即便不和他玩心眼,也要防備他和自己玩心眼,不可交善也不可交惡,若即若離,利益之上談利益即可。
張遙離開了酒店後便到了農機店,在農機店裡和老闆匯合。
農機店的老闆名叫周董,是一個三十歲出頭的四川人,西南地區做生意的四川人不少,他們做生意很精明。
他看到張遙的時候,驚訝的道:“我沒想到你是這麼年輕的一個小夥,你真的想好了要開這個店?投入百來萬的活兒,可不是個小活兒啊,你可得想清楚了。”
張遙卻道:“決定的事情哪有後悔的道理,我就是鐵了心要做這件事情,既然100多臺農機我都能買,那開店不就是順手的事兒嗎?”
張遙外表看上去確實有些稚嫩,不過一開口就很是老練,不像是心血來潮就乾的樣子。
老闆點了點頭,“行,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就陪你走一趟,雖然我這個店投入也不小,但說實話百來萬的生意我還真沒幹過,咱也豪氣一把,要是這事兒幹成了,以後牛逼都能多吹一個。”
張遙笑著道:“這事兒百分之百能成,不過到時候談價格你得多使點勁,多談下來的價就算你的利潤了。”
老闆抱拳道:“那就謝謝你的信任了,雖然這個店我是新開的,但我在老家也幹了幾年了,跟廠裡也打了幾年交道了,價格我肯定幫你幹到最低。”
這個老闆只要幫張遙把這次的價格談下來,就算他這次給他利潤賺,之後能一直低價拿貨,佔好處的還是自己,所以這點投入是必須的。
如果自己一個人去談,與廠家不熟,價格肯定談不下來,那以後都得高價拿貨,必然不划算。
張遙在老闆的店裡看了各類農機的款式,看適不適合在者多村使用,感覺沒問題之後,他們便開始出發去廠裡了。
其實這一趟行程並不容易,從西南到沿海城市,坐火車也需要兩天的時間,來回就得去四五天。
等到了那地方,談好合作,再把農機拉回西南,時間得花上半個月以上。
所以談好合作,返回之後,張遙需要立刻把新店籌備起來,貨到了就可以開業了。
不過前期的一百多臺農機都是給南山區的,倒是不用考慮經營的問題,所以最主要的只是把資質辦下來,然後有一個存放農機的地方即可。
門店可以慢慢搞,只要能先把南山區的需求解決了,後面的事情都不著急。
二人經過兩天的長途,他們終於到了工廠所在的城市。
張遙這時候卻道:“老哥,今天咱們先不去廠裡,咱們先去其他廠裡轉一轉,看看其他廠商生產的機器怎麼樣,價格方面做一個對比,到時候咱們也好談價碼。”
周董了張遙的話後,立刻向他豎起了大拇指道:“張遙老弟,要不說你有魄力呢?雖然看著你年紀不大,但做事情確實有一套,想的也周到,那咱們就這麼幹。”
張遙和周董就這樣在各個廠裡考察了起來,各種大廠小廠,只要是允許參觀的,他們都去看了一遍。
參觀企業可以拓展見識,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很多想法和靈感,其實都是在觀察的過程中突然誕生的,很多機會也是在接觸和觀察中發現的。
好不容易從貧困的西南地區,來到這發達的沿海地區,自然要多增加點見識。
萬一突然有一個新的機會出現在眼前,或者有一個新的想法出現在腦海裡,可能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收穫。
原本他們的需求是小型旋耕機,可他們參觀的時候,為了增加自己的見識,各種大型農用機也一樣不放過。
西南地區雖然山高坡陡,但也並非全是如此,有些地方也有幾百畝上千畝的平地,這些平地也可以用上大型農用裝置。
大型機器的效率始終要比小型機器高,所以有地形優勢的地方,使用大型農耕機價效比自然更高。
只有把效率提高了,才能省下更多的時間。
西南地區大部分地方四季如春,剩餘的時間哪怕種一茬蔬菜,也可以增加不少經濟收入。
西南地區本來就是蔬菜大省,尤其是北方冬季下雪無法種菜的時候,或者只能依靠蔬菜大棚的時候,西南地區依舊可以種出各種瓜果蔬菜。
越是地勢平坦的地方,因為交通也便利,種的蔬菜水果越多。
只是現在機械化水平落後,效率始終跟不上,會錯失許多種植的時機。
大型機器最大的問題就是價格太高,普通農民收入本來就低,幾十萬上百萬的大型農用機器,他們不可能買得起。
不過張遙不遠萬里來一趟,自然要趁此機會要看一看,萬一真的有合適的,搞上那麼一兩臺,哪怕做租賃業務也可以。
畢竟即便是在北方使用大型裝置的地方,很多家庭也是透過租賃的方式,才能用得起大型農機。
因為即便買得起,很多時候租也比買更加划算,畢竟一個農機就用那麼幾天,剩餘的日子都得閒置著。
耕地機只能耕地的時候用,收割機只能收割的時候用,使用效率雖然高,但使用率太低了,所以買不如租的划算。
大型機械價格本來就貴,買小了不頂用,買的大又買不起,何況一年糧食也賣不了多少錢,買不起一臺得花幾年的積蓄,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本。
西南地區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業務,甚至很多都還在用牛耕或者用鋤頭挖,就算是比較平坦的地區也是如此,效率非常的低下。
如果這種模式也用在西南地區,買幾臺裝置,專業承接耕種收割業務,那租賃業務的收入也很可觀。
只是想歸想,可張遙兜裡現在也沒有多少錢,這幾百萬塊錢如果拿來買大型裝置,那也買不上機臺。
不過拓展了眼光增長了見識,現在做不到,不代表以後做不到,所以也不能說沒有收穫。
他們在各家連看了兩天,對品牌價格和使用效果都有了一定的瞭解,最後他們才去了周董長期合作的那一家工廠。
因為早就已經聯絡過,所以專門給他們安排了接待,帶著張遙和周董參觀了整個廠區。
這個企業並不小,他們生產的裝置種類也很多,旋耕機、除草機、玉米脫粒機、小型收割機,許多見過的,沒見過的農用機器都有,琳琅滿目。
參觀完之後就是談價格,以及敲定合作方式。
其實合作方式也很簡單,就是廠家供貨,提供維修技術和售後服務,最重要的是談價格。
張遙和周董參觀過了其他的企業之後,有了各家的價格資料,以及各家產品的優劣,現在談起來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周董他們合作了很久,他們之間雖然說不上交往密切,但也有合作的情分在,再加上張遙拿的貨多,他們能讓的空間就更大了。
購買農用機器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可以享受國家補貼,加上現在的扶貧政策,補貼力度就更大了。
他們最終談下來的價格,甚至已經超出了張遙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