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遙說的農機是一種小型手扶式旋耕機,不過畢竟是大件,價格當然不會便宜。
小一點的大幾千,大一點的甚至得過萬,對於南山區貧窮的村民來說,確實是一筆難以接受的支出。
不過想要改變,這個投入很必要,否則將永遠迴圈在貧困之中,購買農機裝置,提高耕種效率,就是改變的突破口。
只是對於貧困的村民來說,口袋裡確實沒有錢,這邊有想投資的心,拿不出也無濟於事。
張遙思考了片刻之後,道:“這個我來想辦法,就算我先墊錢把農機買回來,今年也要讓南山區的村民們用上農機,把幹活的效率提起來。”
李野有些驚訝的道:“咱們南山區有幾百戶人家,難道你要買幾百臺農機回來?那不得幾百萬啊?要是人家還不上錢,你的這些投入可就全打水漂了。”
張遙擺了擺手道:“用不著買那麼多,他們只需要一家湊個1000塊錢,四五家買一臺,輪流著用就行了。
就算家庭條件差,這段時間不是跟他們收了一些農作物嗎?一家拿個1000塊錢應該沒問題吧?
就算1000塊都拿不出,拿500塊出來10家買一臺,那也比用牛耕的快。”
蘇魂這時也認可的點了點頭,道:“如果耕種的效率能夠提高,那每家1000塊錢的投入也非常的划算,畢竟咱們只要種出東西來,咱們就會和他們收購,1000塊錢其實很快就能賺回來了。”
李陽也點頭附和道:“確實是這個道理,如果是以前,種出東西來想賣點東西也得到城裡去,好不容易賣出去,他們一年到頭確實也賺不了幾個錢。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只要他們能把東西種出來,種出來的東西只要質量過得去,咱們都會和他們收。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種的越快,就能種越多的作物,收穫也就越多,收入自然也會越高。”
現在村民們的問題是縣城裡沒有這種農機在賣,所以他們壓根不知道有這樣的裝置,也不知道在哪兒可以買。
張遙要做的,就是墊資先把農機買回來,然後讓村民來找他買。
他可以不掙村民們的錢,哪怕貼一點運費,但只要能夠改變村民們低效的勞作方式,就值得了。
何況他把先進的機械引進來,村民們提高效率,種出更多的農作物,再把種出來的作物賣給他,他一年四季有東西賣,這本身就是一個互惠共贏的行為。
這種事情往大了說是為了村裡的發展,往小了說,就是為了自己長遠,且穩定的事業。
名和利他都能賺得到,怎麼都不虧。
張遙此刻也打定了主意,“李陽,過幾天咱們去一趟市裡,到時候咱們訂100臺回來,咱們南山區差不多有七八百戶,100臺肯定分得下去,到時候如果不夠,大不了再跑一趟。”
李野接話道:“你要真這麼幹的話,我覺得你應該先把訊息通知下去,讓大夥有個準備的時間,到時候機器到了,拿著錢過來買就行了。”
張遙想了想,道:“提前通知確實是應該的,不過如果他們真的拿不出錢來,拿咱們收的農產品抵也行。
現在有些村子的農產品還沒收完,之後早晚也要去收,拿不出錢來,直接用東西來換,方便他們也方便咱們。”
蘇魂點了點頭,“這個想法不錯,根據咱們收購的速度來看,起碼還得兩個月的時間,才能把這幾百戶人家的農產品收完。
只要拿著等額的農產品來,就可以把農機換回去,拿不出錢來的農戶,也不用有什麼顧慮了。”
蘇大年現在每天早出晚歸,每天要往廠里拉好幾趟貨,但一天也就能拉個幾噸回來。
所以這種情況之下,他要收完一個村小組的貨,也得花上好幾天的時間,收完個南山區,需要花的時間就更多了。
這次如果用農機換農產品,方便村民們的同時,也可以一次性把要幹很久的活兒給幹了,也可以節省許多收購的時間。
張遙吃了一口魚肉,然後道:“到時候農產品收回來了,咱們好好幹上幾天,做做活動,一天多賣上幾單,一天干他兩天的活兒,然後好好放幾天假。”
原料到貨之後,廠裡也可以加快生產速度,把所有散貨加工好之後,放在倉庫裡等著賣出去就可以了。
廠裡的工人有些時候也需要休息,或者去幹一些自己家裡的農活,減輕家裡人的負擔。
他們提前把廠裡需要乾的活做完,張遙自然也會給他們放假,假期他們可以自由安排,去做自己的事情。
而且他們的收入與企業的效益直接掛鉤,只要企業收益不受到影響,工人們只要把該乾的活幹了,其他時間休息的再多,張遙也不會剋扣他們的收入。
他們幹活的積極性很高,所以平時也總能超額完成任務,很多時候倉庫裡沒有散貨和原料了,張遙就會讓他們提前下班。
阿步這時插了一句道:“要是到時候收回來的農產品太多,只怕是沒地方放。”
因為廠房的面積有限,張遙平時也不敢一次性收太多農產品回來,收回來的原料太多,也可能會導致沒地方放。
這次用農機換農產品,必然也會導致沒地方放,只是為了提高村民們的生產效率,也別無他法了。
張遙淡然的道:“到時候找一個倉庫暫時放一下,然後咱們加大力度賣,儘快把貨都賣出去,就沒問題了。”
如果存放的時間太久,變質的風險就會增加,如果量太大,產生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所以收回來之後必須快速出貨。
李陽接話道:“我的貨車拉3000單貨勉強還可以再裝點,這段時間不是要收松露嗎?把100斤松露裝進去,基本就塞不下了。
所以你們增加單量可以,但你們必須得考慮一下貨車的裝載能力,到時候裝不下可能會影響發貨。”
張遙聽後卻擺了擺手,“這沒關係,到時候三輪摩托車也可以用來拉包裹,大不了一天多跑一趟。
現在考慮這些事情還有些遠,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把100臺農機訂下來,並把他們從廠裡運到村裡來。
而且這麼大的量,必須得找一個靠譜的廠家,這樣質量和售後才能得到保障,不然很可能給這裡貧困的村民雪上加霜。”
李陽似乎想到了什麼,隨即接話道:“我認識幾個賣農機的老闆,我之前給他們拉過貨,我這裡好像還記得他們的電話。”
他說著就翻起了自己的手機,找著起了記錄在訊錄裡的電話。
張遙問道:“他們這個店開在什麼地方?他們的門店裡面有旋耕機嗎?規模大不大?能承擔100臺旋耕機的訂單嗎?”
李陽一邊回憶,一邊道:“他們的店開在市裡,我看著規模挺大的,門店裡面放著幾十各種各樣的機器,其中就有旋耕機,能不能承接這麼多臺旋耕機得問一問才知道。”
張遙繼續問道:“除了旋耕機以外,如果能再買一些除草機,油鋸之類的就更好了,這些也有吧?”
李陽想了想,道:“除了旋耕機有印象,其他的具體有一些啥我也記不清楚了,要不直接打電話問問吧?”
這個時候李陽也找到了手機裡存著的號碼,說著便把手機遞給了張遙。
張遙接過李陽的手機,看了一眼上面的電話後,隨即便撥了過去。
電話撥過去之後,對面很快就接了起來。
張遙客氣的和他問了個好後,也向對方說明了自己要買農機的意圖。
對方聽到張遙要買100臺旋耕機,還要買幾十臺油鋸和除草機後,非常的震驚。
老闆有些為難的道:“兄弟,你買這麼多臺機子,是要拿來做生意嗎?我這裡是開店的,哪能一下子弄來這麼多機子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