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遙憑藉積累的見識與經驗,敏銳地察覺到電商這一新興領域將成為南山村破繭成蝶的關鍵契機。
為了讓每個村小組都能搭乘上電商發展的快車,他毅然決然地決定在村委會開設一個電商培訓班,期望以此為紐帶,將南山村的優質農產品推向廣闊的市場,開啟村子繁榮昌盛的新篇章。
村主任王滿福得知張遙的這個想法後,內心如同燃起一團熾熱的火焰,激動不已。王滿福,這位在村裡德高望重的長輩,幾十年來一心撲在為村民謀福祉的事業上。
他見證了村子的興衰變遷,深知發展機遇對於南山村的重要性。在他眼中,張遙的這個計劃猶如黑暗中的明燈,為村子的未來指明瞭方向。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刻風風火火地行動起來。
憑藉著自己在村裡多年積攢下的崇高威望,他挨家挨戶地走訪各個村小組。每到一戶,他都熱情洋溢地動員年輕人參與此次培訓。
“孩子們,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學好電商,咱村漫山遍野的好東西就不愁賣不出去啦,以後的日子肯定像那芝麻開花節節高!”王滿福那充滿熱忱與期待的聲音,如同洪鐘般在各個村小組中久久迴盪,敲打著每一個年輕人的心門。
張遙深知要讓培訓班順利開展且卓有成效,僅憑自己的力量遠遠不夠。於是他多方打聽,四處奔波,終於邀請到了電商領域的行家蘇魂一同授課。
蘇魂進過這段時間的工作經歷,也算曆經無數風雨洗禮,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電商運營的各個環節可謂瞭如指掌。
無論是複雜的平臺規則,還是變幻莫測的市場趨勢,他都能精準把握,堪稱電商領域的“活地圖”。
培訓班開課那天,村委會的會議室彷彿變成了一個熱鬧的集市。來自各個村小組的年輕人早早地就聚集在這裡,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的光芒,彷彿一群即將探索神秘寶藏的冒險者。
張遙看著這些充滿朝氣的面孔,心中滿是欣慰與期待。
他滿懷激情地走上講臺,清了清嗓子,大聲說道:“鄉親們,今天咱們這個意義非凡的電商培訓班正式開課啦!
電商就是咱們村子走向富裕的新希望,是開啟財富大門的金鑰匙。只要大家認真學,以後咱們村漫山遍野的水果、獨具特色的手工藝品,都能賣到全國各地去,讓咱們的腰包都鼓起來!”
蘇魂緊接著張遙的話,語氣堅定地說道:“沒錯,電商看似複雜得像一團亂麻,其實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如同找到了線頭,一切都會變得有條不紊。接下來的日子,我和張遙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知道的都教給大家,帶著大家一起在電商的海洋裡乘風破浪。”
課程正式拉開帷幕,張遙從電商的基本概念講起。他深知村裡的年輕人文化水平參差不齊,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緊密結合村裡的實際情況,深入淺出地闡述著電商的本質以及它如何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
“大家看,咱們村裡漫山遍野的水果,以前只能眼巴巴地等人來收,人家說啥價就是啥價,咱們一點話語權都沒有,價格還被壓得死死的。但透過電商,咱們就相當於擁有了一雙翅膀,可以直接把水果賣給全國各地的消費者,價格說不定能翻好幾番呢!”
張遙說著一邊在黑板上畫著簡單明瞭的示意圖,一邊用生動的比喻和案例,讓年輕人們更直觀地理解電商的運作模式,彷彿在他們眼前徐徐展開了一幅充滿希望的畫卷。
蘇魂則著重講解電商平臺的操作技巧。他熟練地開啟電腦,現場演示如何在各大電商平臺上註冊店鋪,如何上傳商品資訊。
“大家注意看,商品圖片一定要拍得清晰美觀,就好比咱們去相親,第一印象很重要。圖片就像是咱們農產品的臉蛋,好看了才能吸引顧客。標題也要精準,突出咱們農產品的特色,讓顧客一眼就能看出咱們的東西好在哪裡。”
蘇魂一邊操作,一邊詳細地講解著每一個步驟,還不時地停下來,解答年輕人提出的各種疑問。
村裡的年輕人們學習得格外認真,彷彿一群嗷嗷待哺的雛鳥,渴望汲取知識的養分。他們目不轉睛地盯著黑板和電腦螢幕,手中的筆不停地記錄著重點,沙沙的寫字聲彷彿是知識播種的聲音。
王東這個思維活躍的小夥子,一邊快速地記筆記,一邊迫不及待地舉手提問:“蘇老師,那我們怎麼才能讓更多人看到我們的店鋪呢?總不能守株待兔吧。”
蘇魂笑著回答:“這就涉及到電商運營中的推廣技巧了。現在社交媒體這麼發達,咱們可以利用微信、抖音這些平臺,還有當下最火的直播,把咱們的店鋪和產品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咱們南山村的寶貝。”
一旁的周萌也不甘示弱,她眨著明亮的眼睛,問道:“張老師,我們在網上賣東西,怎麼保證貨物能安全送到顧客手裡呢?要是路上出了啥岔子,顧客不滿意,那可就麻煩了。”
張遙耐心地解釋道:“這就需要和可靠的物流公司合作,多打聽打聽,選那些口碑好、服務好的。
而且我們還要做好售後服務,顧客有任何問題,都要及時解決,讓顧客感受到咱們南山村人的真誠和熱情,這樣才能贏得顧客的信任,他們下次才會繼續買咱們的東西,還會幫咱們宣傳呢。”
隨著課程的深入,年輕人們逐漸掌握了電商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巧。然而,學習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年輕人在拍攝商品圖片時,總是拍不出理想的效果,不是光線昏暗得像傍晚,就是角度刁鑽得讓人摸不著頭腦。張遙和蘇魂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二話不說,帶著年輕人來到碩果累累的果園,進行現場教學。
“大家看,光線要從側面打過來,就像這樣,這樣能突出水果的色澤和立體感,讓水果看起來更加誘人,就像在跟顧客說‘快來把我帶走’。
而且拍攝的時候,要多換幾個角度,多嘗試,找到最能展現水果特點的角度,說不定還能發現一些平時沒注意到的美呢。”張遙一邊親自示範,一邊耐心地講解,還不時地讓年輕人自己動手操作,及時糾正他們的問題。
還有些年輕人在撰寫商品描述時,語言平淡得像一杯白開水,缺乏吸引力。蘇魂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他花費大量時間收集了一些優秀的商品描述案例,和大家一起分析學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