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年聽著阿步擺了一堆資料,他還是無法相信。
他寧願相信阿步瘋了,也不相信賣點松茸真的能賺這麼多錢。
如果在縣城裡賣,還沒有雜菌賣的貴,怎麼可能賣出三百一斤?
蘇大年雖然是村裡的老師,但其實學歷並不高,是老一輩的鄉村教師,雖然是比很多農村人都有文化,但一輩子也沒離開過幾次縣城。
資訊閉塞必然影響人的見識和認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也很正常。
張遙見他還是不肯相信,只能自己說道:“蘇老師,你知道2008年,奧園會的時候,國宴上有一道菜就是松茸嗎?
還有一個故事,前些年,有一個23歲的小夥,靠賣松茸賺了一千萬。
現在外面松茸都炒到天價了。
咱們附近就有這樣的資源,這麼多年卻沒人知道利用,如果我再不站出來,等後知後覺的時候,該賺的錢都全錯過了。”
蘇大年不知道在想什麼,默默地吸著煙,久久沒有說話。
他或許還是不相信張遙說的話,但他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句句在理。
張遙站了起來,然後道:“蘇老師,你要是不相信松茸可以掙錢,我們村二十戶人家,你隨便問誰都可以。
當然你們村要是願意,也可以去撿,只要符合我的要求,只要量不是特別大,我能吃得下我也會收。”
張遙其實也理解蘇大年的心情,雖然只是小學教過他,但南山區幾個村裡,這一二十年就出張遙這麼個本科生,說回村就回村了,一時間理解不了也正常。
小時候張遙因為學習好,很受蘇大年照顧,怕張遙每天走四五公里回家太辛苦,經常騎著腳踏車送他回家,然後他再返回來。
平時帶他去家裡吃午飯,給他煎雞蛋,送煮雞蛋都是常有的事兒。
張遙不幸的童年,遇到了許多對他好的人,奶奶、李野、蘇大年,他們都在他小的時候給了他很多的溫暖。
“蘇老師,我們先走了,我車上還拉著幫村裡人買的家電呢,得給他們送去。”
張遙說罷便帶著阿步回到三輪車上,他從貨箱裡拿出了一條煙,讓阿步送去給了蘇大年。
隨後張遙發動了三輪摩托車,等阿步上車以後,就騎著三輪車離開了。
蘇大年拿著那條用塑膠袋裝著,平時自己壓根捨不得買的煙,靜靜地坐在樹蔭下思考著張遙說過的話。
手腕上不知道戴了多少年的舊手錶,和他一樣盡顯滄桑。
一陣山風吹過,白頭髮再也遮不住已經形成了溝壑的額頭,似乎全世界都在告訴他——你老了。
……
張遙回到村裡時,已經有村民正在等候了。
這段時間村民們賺了錢之後,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家家戶戶都置辦起了家電,從電視,冰箱到洗衣機,甚至家家戶戶都買起了手機。
這個時候,張遙的三輪摩托車作為全村唯一可以拉貨的交通工具,理所當然的擔任起了幫他們運送家電的任務。
有時候他們買的時候還要帶上張遙去看貨和把關,甚至索性讓他代買,他們也只信任張遙。
“阿吉嬸,你們家的冰箱,這個冰箱選的好,凍一口豬都夠用了。”
“秀珍嬸,你家這個洗衣機不錯,還帶了甩幹,以後大冷天就不用再用手洗衣服了。”
“小央嬸,這次換了電視,下次是不是要裝一個空調了?”
張遙一邊幫忙卸貨,一邊和村民們拉著家常。
“阿遙,實在是太麻煩你了,晚上就來我家吃飯,我讓你叔殺只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