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山村,雪山下的悠閒生活

第2章 合作伙伴

目前他能想到的,要麼去縣城考個事業編,要麼在村裡當個村幹部,但這都不是他真正想做的。

張遙正蹲在豬圈旁,饒有興致地逗弄著圈裡的小豬。

這時忽然一個清脆的男孩聲音,順著房子旁邊蜿蜒的小路悠悠傳來:“阿遙哥,你今天上不上山?”

張遙聞聲抬眼望去,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夥,正不緊不慢地趕著一群牛,從自家旁邊的小路經過。

牛群慢悠悠地走著,鈴鐺聲清脆,時不時甩動一下尾巴,驅趕著惱人的蒼蠅。

這少年也是本村人,名叫阿步,嚴格來說,他和張遙也算旁系表親。

在這大山深處的農村,教育資源本就匱乏,加上阿步學習成績差,父母又沒太多讓孩子接受教育的意識,所以他初中一畢業,便輟了學。

如今他每天的任務,就是把家裡的四五頭牛趕到山上吃草。

這片大山深處的農村,這樣的情況極為常見。多數孩子在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就選擇了結束學業,能繼續上高中的少之又少,像張遙這樣一路苦讀、考上大學的,更是鳳毛麟角。

張遙直起身子,抬頭回應道:“去!你等我下,今天咱去北面的山裡頭,那兒的松茸應該長大了。”

“哎,巧了,想一起去了,你搞快點!”阿步一聽,臉上瞬間露出興奮的神色,語氣裡滿是期待。

“好!”

張遙應了一聲,快步回屋,換上一雙沾滿泥土的解放鞋,背上那個有些破舊的揹簍,便匆匆出了門。

因為松茸味道鮮美,香氣獨特,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前來西南遊玩的遊客,都對它喜愛有加。

也正因如此,西南地區的松茸市場起步較早,如今松茸已然成了市場上價格頗高的野生菌類,行情好的時候,一斤能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者多村附近山林裡產出的松茸,品質出奇的好,肉質緊實、菌香濃郁。

可村子太過偏僻,交通極為不便,外面的收購商不會來這裡,村民們也就鮮少會有人專門去採摘了。

最近張遙在市裡跑了幾天,好不容易聯絡上了幾個出價大方的客戶。

為了達成長期合作,他答應把品質最好的松茸送去給他們,為此他除了每天上山採松茸,隔天還要跑幾百公里去送貨。

雖然這並不能長久的帶來收益,也不是理想的工作,但目前這是他唯一賺錢的辦法。

採摘季節過去之前,他可以保證自己有所收入,也可以給他足夠多的時間去考慮之後做什麼。

為了提高採摘松茸的效率,張遙和阿步達成了合作。

阿步在放牛的時候,把牛趕到有松茸的山裡,他可以順便尋找松茸,採到之後,挑出品質最佳的交給張遙,而張遙則會根據松茸的重量,付給阿步相應的報酬。

這樣一來,兩人各取所需,張遙可以早點湊夠貨量,阿步則可以得到一份收入。

放牛在生牛犢和賣牛之前,根本得不到任何收益,但人生活總需要柴米油鹽醬醋,偶爾還得買兩件衣服鞋子,生病還需要打針吃藥,需要用錢的地方多了去了。

然而公牛是耕地的勞動力,母牛可以繼續生牛犢,是未來的依仗,也是農民安全感的來源,所以即便需要錢,主人也不會輕易把它們賣掉。

所以這個時候,誰一旦有一個來錢的辦法就會很開心,阿步也不例外。

何況他現在正是對流行事物比較敏感的年紀,非常想要買幾件個性的衣服,或者一部可以播放音樂的鍵盤手機,錢再多點的話,再買一輛二手摩托車。

當然買一輛摩托車也是張遙的目標,因為這大山裡,摩托車是出行最方便的交通工具。

除此之外,張遙還想把網線拉到村裡,然後配一臺電腦。

2010年,正是網際網路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即便身處山村,趕上這個風口,山豬說不定也可以飛一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