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誰讓他寫爽文的?

第94章 你想親身經歷殺人案的成功率,比DNF增幅15上16還低

“我們往多了算,這裡面百分之一的案件都致人死亡了,那就有五萬殺人案。”

“十幾億人,五萬殺人案。”

“平均兩萬八的人裡面有一個殺人案,然後還要發生在你的身邊,你知道這是什麼機率嗎?”

“發生的機率是0.00357%,假如你認識五百個人,你認識的人被殺,機率是P≈1−e−500×0.0000357≈1.77%”

“但這前提是你認識這麼多人,而且這還沒考慮圈子的問題。”

“有些圈子比較危險,有些圈子就沒有這些事情。”

“比如一本大學的犯罪率是要低於大專的,對吧?”

“你想親身經歷殺人案的成功率,比DNF增幅15上16還低。”

“你說樓上最後會吵得大打出手甚至是殺人的機率,高嗎?”

李麗麗聽後下意識的說著。

“可是我看到網上的……”

“你那是在網上看到的,倖存者偏差知不知道啊?”

“沒被殺的人又不會告訴你他很好,被殺的人全都被報道出來,自然是會覺得殺人案是一種很常見的事情了。”

“不要被事務的外表所迷惑,要看透本質!”

……

杜飛說完。

直播間也開始議論起來。

“杜飛說的這個沒道理吧?我就見過殺人案啊!真的很容易遇到的!”

“你就是純扯淡,我四十年了也沒在身邊遇到這種事情。”

“我也遇到過!”

“我也遇到過!”

“那次有一個人在遊戲廳的門口捅死了一個,我看到血了!”

“一個殺人案起碼會影響一整個城市,杜飛這個計算絕對是錯誤的。”

“問題在於定義吧?”

“就是啊,你要是經歷這個殺人案,就不能聽說,就一定是親身經歷,影響一整個城市,最多也就十幾個目擊者,影響只是新聞影響,不等於這些人也經歷了殺人案啊。”

“事實上我活了大半輩子,確實是沒見過殺人案。”

“我四十年前就見過很多了。”

“那個時候的治安不好,統計起來又不一樣。”

“是啊,那個時候當街砍人的都有很多,和現在的治安不一樣了。”

“討論這些意義是什麼呢?”

“意義就是告訴你在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第一時間別慌,不要搞得疑神疑鬼的。”

“可萬一是真的呢?”

“那萬一沒事呢?你不是浪費公共社會資源嗎?”

“浪費公共資源好過失去了一條生命吧?”

“我隔壁有一對夫妻,天天吵架,真的是天天吵架,打的那叫一個兇!要死要活的,每次都摔掉好多盤子什麼的!可嚇人了!之前的時候每次都鬧到報警,鄰居實在是害怕,但是每次都沒事,警察都拿他們無奈了,後來我們也懶得報警了。”

“這不像是狼來了一樣嗎?哪天他們吵得最後真的動手殺人,這怎麼算?”

“就是啊!這種情況要怎麼辦?”

“不要問我怎麼辦啊,你們不會自己分析情況嗎?”

“可是每個人的標準都不一樣啊。”

“哎……這種事情有必要鬧得這麼厲害嗎?”

“冷知識,國內的警員數量是不足的。”

“浪費公共資源是真的有可能會害死人的。”

“這種事情能吵出個所以然嗎?”

“就是啊!”

“我覺得這應該讓上面增加一些警察崗位和人手!”

“對的!說到底還是人不夠!”

“說得簡單,這些人不要開工資啊?你出錢?”

“就是啊!訓練不要錢的?”

“隨便拉一個人就來當警察是嗎?”

“做什麼夢呢?”

“真以為管理國家和你們想的那麼簡單嗎?有什麼事情一拍大腿就定下來了?”

“幹幾把啥啊,要我說乾脆不管算了!”

“太冷血了吧?”

“小夥子,等你往上面走一走,多一些閱歷你就知道,這些事情沒那麼簡單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