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冥冥之中的明悟在道德腦海中瀰漫,玄奧繁深,道德卻一見即明。
他抱起那被自己治好的小孩,此刻正在瞪著眼睛盯著道德,雙手鼓舞,不時“咯咯”地笑起來。
道德看得心裡歡喜,對著那婦人說,“你可願意讓他跟隨於我。”
那婦人顯然有些不捨,只是又看了看道德,剛欲開口。
“既如此,我便跟隨他吧。”
道德不願奪情,決定跟隨這個小部落一些時日,這樣,母子不必分離。
滄海桑田,轉眼間,十幾年過去,那小孩如今青年模樣,壯碩,聰明,熱情,自信,已經是部落的首領。
這些年,道德教他團結族人,教他獵殺野獸,授予鑽木取火之術。
道德喜清淨無為,認為不必修道,以原本的姿態活於洪荒之中最好。
是以他未傳有修道之法,只是將人族從洪荒中部遷到妖族更少的東方。
而那青年,因是人族中第一位掌握生火之法的,被稱為,燧人。
道德與燧人雖有師徒之實,卻無師徒之名,這是因為道德心知,燧人日後將有大氣運,若認其為徒,日後難以清靜,這與他天性相悖。
“你已足以保護族人,我欲離開此地,我走後,你莫要辜負我的期望,我和你的族人,都很信任你。”
燧人倚在道德的肩膀上,雙手拉著他的手,一頭狂野的黑髮遮住了臉,看不清表情,只是身體偶爾微微抽動。
道德輕輕拍了拍燧人,望了望周圍,眼中亦有些留戀。
他搖搖頭,最後看了一眼燧人,下一刻,他身形一閃,出現在空中,留下燧人倚在一塊石頭上,已然睡著了。
隨後,道德行走洪荒,又遇到了幾個部落,他隨緣而動,又分別教導人族建造房屋,縫製獸衣,每次都沒有留下姓名,在時機成熟時又悄然離去。
時光荏苒,又是五十多年過去,如今的燧人已經垂垂老矣,正在教導一位人族如何生火。
五十年裡,燧人的部落不斷壯大,與其他部落交流不斷,每到一處,燧人便會教導當地的部落首領如何生火。
眼前這人,便是東方大地上,最後一個不會生火的人族部落首領了,按理來說,這事也可交給其他人。
但這麼多年,由燧人教人生火已然成為儀式,也因此,廣袤的大地上,燧人幾乎成為人族共主。
就在燧人教會此人如何生火的同時,人道顯現,功德降世。
所有的人族心中同時出現一股明悟——“燧人氏教人生火有功”。
隨後,天地之間的無盡空處,點點金光自無中而出,又化成火把,照亮天穹,向著燧人飛去。
燧人接受功德,身體泛起金光,竟是返老還童,從老年又變成青年,隨後被七色彩霞牽引到一處山洞中。
人道功德震動,在山洞中印出幾個金色大字——火雲洞。
其下又有一行七彩小字。
“你已功德圓滿,便在此地休養生息吧,此後,人族有自己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