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很簡單,造一個分身,將大量神識堆砌進去,因為分身具備三魂七魄,所以分身也可當作真身,我記得他非常大膽,或者說是不要命,他將神識分成了八份,造出七個分身,而七分身各自突破固元境的七道‘靈思’,本體則跨過固元境,直接去‘歸璞’,只耗了二十三日,固元境和歸璞境先後突破,接著用一日偷天成功,就成了半神。”
“竟然可以這樣!我也可以!”木子云心念一起,身邊立刻出現七道分身,因為有了土元素和分神,此時的分身與真身無異,且每一個分身能分到十五六個神識,比普通的分神境修行者還要強,畢竟筆作當年也只是二十道分神。
筆作看著這些分身,感慨道:“從分身上來看,你已經超過了三千年前的那個孩子,當年他七道分身,每一道只分的四五道神識,不像你,你可是他的三倍還多。固元境的七道‘靈思’,是需要你參悟的,神識多了,就像原本你一個人參悟,現在是十五個你一起參悟,可問題是,十五個你,也不一定比得過一個他,所以你或許.....”
筆作又說道:“而且神識多,你歸璞的時候悟道也越容易。”
“歸璞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了嗎?”
“對,可是神識那麼多,沒準你歸璞後能擁有其它機運,神識少,歸璞悟道就難,像我那徒兒小朱,分神太少,資質太差,不知經歷了多少年才悟得道,險些做凡人到死。”
“放心吧神尊,我一定可以成功!”木子云信心滿滿道,畢竟誰也不像他一樣,擁有上百道分神。
“好”筆作說道,“就按照三千年前那孩子的法子來,不過,你的本體不能去‘歸璞’,讓分身去,而且你其它每個分身只留十道分神即可,把多餘的都給‘歸璞’的身軀,本體也只留十個。”
“分身如何去?”
筆作解釋道:“你不是那個男人,木子云,你的情太深,我懷疑,你悟得道不是神道,而是情道,一時半會兒走不出來,或許得數月,甚至數年。”
“數年後我都....”木子云嘆了口氣,又問道,“什麼神道,情道?”
筆作說道:“歸璞,其實就是確立你成神後的道,只是讓你的神性有了一個‘核心’,譬如三百萬年前的風天慕,他歸璞得的道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所以他半神之後,神性銳利兇猛,無物可擋,所遇挫折越艱險,他的神性就越強,實力也就越強。而唐諸鞠齊·哆哆歸璞得道為——為生民立命,天下共生。所以他的神性受眾生追捧,並助其迅速登頂為真神。你可以理解為,歸璞,是給你的身體注入一種‘氣運’,讓你之後具備某種‘特性’。”
“那,我非神道而是情道,此話何意?”
筆作沉默良久,回道:“你我,皆為一類人,捨不得人間俗念,半神之後,並非只有人性和神性之分,譬如我現在就是五分神性,三分情性和兩分人性,神性與情性都可令我們實力大增,但神性最直接明顯,而情性....一言難盡....”
“我曾聽人講過,創世神創造生靈之時,有五大基礎,能量、生機、精神、軀體和感情,神尊所說,應該就是感情了。”
“對,就是它,磨人最深,傷人最痛,棄之不捨,含之難忍。”頓了片刻,筆作又說道,“你這傢伙,所歷情之深,不在萬年之下,恐怕悟的是情道而非神道,對你的實力幫助或許沒那麼大,應該會得到其它的特殊‘氣運’,譬如我,歸璞悟出來個‘人生苦情累,為你,獨我銷魂不可限’,所以之後,我有了世世都可與宿命者相遇的‘氣運’,其實也挺有用的,不僅能遇見她,也能遇見帝修羅、唐諸鞠齊·哆哆、風天慕、小朱、小沉...以及你們,世世代代皆可遇,包括小朱這些人的下一世,我都能遇,這就是‘氣運’的加持。”
“聽起來還不錯,情道也好,神道也罷,只要能給我力量,唉,其實有沒有力量都一樣....”
“不可洩氣啊,就算你已經想好破局之道在何處,也得盡全力才可實現。”
“神尊說得對,那我就開始破境了。”木子云本體只留了九道分神,而將其餘軀體分神也縮減到十道,將最後一具軀體裡留有五十道,而筆作單手凝聚星光,點在了那軀體的頭頂,木子云的身軀與那副軀體間開始有了靈氣的對換。
筆作說道:“現在他是本體,代替你歸璞,歸來時,返還本體地位。”
“我若非本體,有什麼影響嗎?”
“放心,我用了星器,你現在為‘假’本體,依然具備本體的地位,所行之事,皆不受影響,就算‘真’本體死了,‘假’自會成‘真’,也不會對你產生影響。”
“原來神尊早就準備好了。”
“是啊,準備了六千年了,上一世我也早早為那孩子準備好了。”
筆作又說道:“也只有你們敢這麼做了,畢竟有特殊的輪迴和轉世法則,不易身死道消。”他單手拍在了那具軀體的肩頭,“我已經為他挑好了一處人間,希望能修得神道,若為神道,五十道分神在體,沒準幾十日就可悟道,若為情道,得長年累月了,這也是我讓你分身去歸璞的緣由,很有可能二十多天後,你歸璞無法得道,那就只能靜待緣份了。”
“多謝神尊!”
筆作的身軀內又有數道神識出現,灌入到木子云那具分身之內,而筆作的固元七思填充入體,使得木子云獲得了可觸發歸璞的假象,木子云的分身抓住了那契機,立刻洗盡鉛華,返璞歸真,身上能量、氣息、神識全消,成了一個完全沒有修行過的凡人。
因為木子云“假”本體的存在,所以其它分身也並沒有因為真身歸璞而消失,緊接著,筆作抓著歸璞分身,向後一拋,那道分身便成了一束光,投入人間去了。
筆作幽幽道:“孩子,他的一切,你暫時不可獲知,但他的所作所為,皆為你心中願景,他就是你,待他歸來之時,你便能得到他所有記憶和頓悟了。”
“多謝神尊!”木子云盤腿而坐,與六道分身一起,參悟固元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