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和張喜的提議,顯然,表明他們與汝南袁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楊彪的夫人袁氏,是袁紹和袁術的堂姐,楊袁兩家有著姻親關係,自然非同尋常。
而張喜出身汝南名門張氏,祖上是秦末趙王張耳,張氏與袁氏向來關係密切。
楊彪和張喜希望朝廷遷往冀州,雖出於公心,但也有私下的考量。
此時,張喜鬍鬚顫抖,激動地說道:“陛下,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皆是為大漢鞠躬盡瘁。陛下怎能因袁紹自領冀州牧而否定他們的忠誠?”
劉協冷冷看著張喜,目光又轉向楊彪:“楊太尉,你也是這麼認為?”
楊彪有些猶疑,從天子劉協的態度中,他明顯感覺到天子對袁紹的極度不信任。
然而,在他心中,袁紹絕對是忠於漢室的。片刻後,楊彪說道:“陛下,董卓亂國時,袁紹起兵討賊,太傅袁隗及其袁氏一家百餘口盡皆為國遭難啊!”
劉協並未回應,目光掃過韓融、伏完和劉艾,見他們默然無語,心中冷笑。
如今天下群雄中,袁氏如日中天。
袁紹不但佔據冀、青兩州,且在與幽州公孫瓚的爭奪中也佔據優勢。
袁術雖屢敗於曹操,但佔據淮揚富庶地區,依然不可一世。
在這些朝臣看來,天子若要重振漢室,定離不開袁氏的支援。
但是,劉協的態度卻讓他們感到困惑。天子顯然對袁氏並不信任,甚至有些敵視。
劉協也知道,這些朝臣都是相信袁氏的,認可袁氏的忠誠。可事實上呢?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朕並未說袁氏對漢室不忠,但袁紹、袁術的所作所為,朕不以為然。
他們坐擁數個州郡,勢力龐大,可曾向朝廷表達過恭順?朝廷自遷播長安以來,他們何時向朕供奉過?”
他目光冷峻,語氣愈發嚴厲:“楊太尉說袁隗及其袁氏一家百餘口遭難,朕認。
可董卓逼朝廷、逼百姓遷往長安時,兵力羸弱的曹操尚且奮力追擊,袁紹和袁術又在何處?他們在幹什麼?”
劉協冷哼一聲,聲音陡然提高:“他們在大營內花天酒地、醉生夢死,何曾想過朕!何曾想過朝廷!”
振聾發聵的聲音在御帳內迴盪,嚇得帳外的穆順渾身哆嗦。帳內眾臣看著憤怒的天子,一時無言以對。
楊彪和張喜張了張口,想要辯解,卻最終化作一聲嘆息。天子所言,他們豈會不知?只是局勢如此,他們也是無奈之舉。
劉協本不想說這些,但楊彪和張喜的態度讓他心寒。若關東諸侯可信,大漢朝廷怎會落魄至此?
良久後,劉協正色道:“諸卿,朕有言在先,朕不會前往冀州,也不會前往兗州。
朕要中興漢室,靠的是你們,是為朕為大漢死戰沙場的將士,而不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諸侯!”
他掃視眾臣,又一字一頓地說道:“朕從囚禁李樂並奪其軍開始,就已立誓:自此之後,朕將不再受權臣掣肘!”
此言一出,眾臣皆震驚地看著天子。這一刻,他們終於認識到了這位大漢天子的雄心與魄力。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司徒趙溫,他激動得鬍鬚顫抖,哆哆嗦嗦地跪地拜道:“陛下有此雄心,臣願誓死追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