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與朝臣們剛剛沉浸在擊潰白波軍的喜悅中,徐晃的稟報卻讓氣氛驟然緊張起來。西面傳來的敵情讓眾人心頭一緊,局勢瞬間變得複雜。
“陛下,難道西涼軍已經渡河了?”太僕韓融滿臉憂色地問道。
劉協微微搖頭,迅速冷靜下來,沉聲問道:“徐卿,可探明是何方兵馬?”
徐晃抱拳答道:“回陛下,探子來報,西面出現的兵馬打著‘張’字旗號!”
“張字旗?”劉協心中略定,臉上露出一絲輕鬆的笑意。
然而,朝臣們卻面面相覷,疑惑不解。據他們所知,追擊的西涼軍中並無張姓大將。唯有太尉楊彪神情淡定。
司徒趙溫急忙上前勸道:“陛下,不管來者是敵是友,請陛下速回堡內!”
“司徒說得極是,請陛下速回堡內!”太僕韓融也急忙勸諫。
趙溫和韓融的話音剛落,其他朝臣也紛紛附和,七嘴八舌地勸劉協撤回堡內。
劉協思忖片刻,果斷朝徐晃吩咐道:“徐卿,迅速打掃戰場,撤回堡內。”
儘管劉協基本確定來者很可能是張楊,但大戰之後,小心謹慎才是上策。
待徐晃領命離去,劉協目光轉向一眾朝臣:“諸卿,隨朕入堡上城牆,看看來者究竟是誰!”
說罷,他驅馬向堡內走去。朝臣們見狀,也紛紛有序地緊隨其後。
登上城牆後,劉協走到垛口,扶牆向東眺望,一眾朝臣環伺左右。
城下,白波軍的俘虜被押入堡內,傷兵也被一一抬入。但戰場上的其它慘烈遺蹟尚未清理,空氣中瀰漫著血腥與硝煙的氣息。
約莫半個時辰後,西面塵土飛揚,一支大軍緩緩逼近。為首的旗幟上,赫然寫著碩大的“張”字。
來者正是急速趕來的張楊,以及他率領的數千河內兵馬。然而,他們還是來遲了。
張楊騎在一匹雄健的戰馬上,全副甲冑。舉目望去,眉頭緊鎖。他指著前方遍地狼藉的戰場,問道:“公仁,戰事結束了?”
落後一個馬頭的董昭,苦笑著嘆口氣:“使君,應是結束了,我們還是來晚了。”
張楊仍有些難以相信。為了救駕,為了那場大功,他親率大軍前來,結果卻是一場空。
他面露失望,但隨即心中一緊:“不知是誰勝誰負?”
“以在下看來,應是天子勝、白波賊敗無疑!”董昭雙眉舒展,笑道。
“此話怎講?”
“使君,您忘了我們在趕來的路上抓了幾個白波賊逃卒嗎?”
張楊稍一思索,這才想起來:“此事我倒未放在心上,你可審出了什麼?”
董昭回道:“據逃卒說,有一支驍果軍突襲白波賊後方時,匈奴人反水,白波賊不敵之下,很快便被擊敗了!”
他停頓片刻,面色一肅:“在下以為,那支驍果軍應屬於朝廷兵馬,否則匈奴人為何會突然反水?”
張楊沉思一會,微微頷首,內心卻五味雜陳,既失落又僥倖:“那公仁以為,現下我該如何?”
“使君,在下認為首先要確認驍果軍真屬於朝廷兵馬,其次在確定後,使君要入堡見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