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堡內,徐晃及兩千餘驍果軍雖未親眼目睹大漢天子的英姿,但那震天的吶喊聲卻清晰地傳入耳中。
徐晃握刀的手青筋畢露,他素來穩重,輕易不會表露自己的情感,但此刻,他為自己的選擇感到無比自豪。
天子乃有為之君,他徐晃必將為天子、為大漢拼盡最後一分力,只求漢道永昌!
老卒徐忠緩步走近,他已年近半百,見過太多的人與事、興與衰。
看著刻意壓制情緒的徐晃,他感嘆道:“天子竟有如此手段,將軍更有先見之明!此戰之後,將軍定將聞名於世!”
……
與此同時,楊奉、韓暹、胡才和去卑也聽到了臨河堡方向的吶喊聲。
楊奉、韓暹和胡才臉色陰晴不定,此時才發覺他們小看了那個昔日懦弱的天子。
韓暹恨恨地說道:“楊將軍,速傳令進攻吧!若是對方氣勢完全起來,雖然咱們不懼,但傷亡必定大增!”
楊奉神色凝重地點頭:“老韓說得對,不能再拖了,那就開始吧!”
軍令下達後,低沉悠長的號角聲響起。早已準備就緒的七千白波軍卒,面無表情地踏上灑滿沙土的冰面。
楊奉昂起頭,望向臨河堡方向,心中志在必得。突然,他大手一揮,七千白波軍發出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不顧一切地向前衝鋒。
在楊奉、韓暹和胡才的計劃裡,只要沖垮臨河堡前的數千兵馬,餘者根本不足為懼。
此法雖簡單粗暴,卻極為有效。
此外,他們心中還在鄙夷天子竟不在堡內嚴守,而是出堡一戰。
……
臨河堡東門城樓上,劉協早已覺察白波軍的動靜,並回到了城樓上。
而三千士卒也知道,天子就在他們的背後。望向前方鋪天蓋地湧來的白波軍,劉協不禁冷哼一聲。
俯看東門外的孫儼,劉協又禁不住攥緊劍柄。他安排孫儼任臨戰指揮,也是無奈之舉。
徐晃名聲不顯,這些董承麾下的三千士卒未必服他,且他還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做。
孫儼雖有種種不是,但好歹也是一員宿將,只要不存反心,此戰應無差錯。
眼見白波軍越逼越近,臨戰指揮的孫儼深吸一口氣。這個時候,他已經是別無雜念,他現在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死戰到底。
更何況,身旁還有一位劍術高手在,稍有懈怠,恐怕他的腦袋就要搬家了。
白波軍再度逼近,甚至已經可以清晰的看見他們猙獰的面孔,孫儼咧嘴露出瘮人的笑容,厲聲下令:“弓箭準備!”
幾十傳令兵得到軍令,縱馬在佇列中穿梭,大聲呼喊。
最前三排八百弓箭手,齊刷刷的挽弓搭箭,弓弦拉到極致,發出陣陣刺耳的“嘎嘎”聲。
“放!”孫儼眼見時機已到,當即厲聲高喝。
箭雨劃過虛空,落入奔襲至的白波軍人群中。箭矢入肉的聲音和士卒的慘叫聲,頃刻間響徹了天際。
三輪箭雨過後,近千白波軍士卒喪命在軍陣五十步前。
可是白波軍人多勢眾,前仆後繼,些許傷亡,根本阻止不了他們的瘋狂進攻。
孫儼見狀,果斷命令弓箭手後撤,而長槍兵持盾上前,迎上衝來的白波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