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轉身望去,就街角處排起了長隊。再仔細一看,卻是一處粥鋪。百餘名面黃肌瘦的流民捧著破碗,正眼巴巴地等著施粥。
他眉頭一皺,沉思片刻,問道:“公仁,你可知安邑城內有多少流民?”
董昭稍作思量,捻了捻鬍鬚,回道:“據在下了解,自朝廷移駐河東,四方流民也是不斷的湧入。
尤其是各士族豪強遵聖命開設粥鋪以來,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流民!以在下估算,應有數萬之多!”
“數萬之多?”劉協倒吸一口涼氣,“這麼多的流民若不加以妥善安置,被有些人利用起來那定會引起大的事端!”
他頓了一下:“看來大司農王邑身兼多職,還是忙不過來啊!”
說到此,他轉頭看向穆順,吩咐道:“待回宮後,你速傳旨尚書檯,撤去王邑河東太守之職,讓他專心大司農正事!
另外,念尚書郎馮碩護駕有功,特擢其為河東太守,現改為中都尹,著手處理流民之事!”
“是!公子!”穆順小心的觀察了一下週圍,隨後低聲領旨。
說完之後,劉協再度轉向那個賑濟流民的粥鋪:“我們過去看看。”
稍後,他率先向粥鋪走去。
來到粥鋪附近,只見粥鋪前立著一塊木牌,上書“奉天子詔,賑濟流民”幾個大字。
鋪內幾名僕役正忙著舀粥,一名管事模樣的男子站在一旁監督。
劉協走近時,恰好聽到那管事呵斥一名老婦:“去去去!一人只能領一碗,你都領兩次了!”
老婦顫巍巍地哀求:“官爺行行好,老嫗還有個生病的孫子……”
“滾開!”管事不耐煩地揮手,“再囉嗦,連這一碗都沒了!“
劉協眼神一寒,正欲要上前,忽見一名青袍少女從粥鋪後走出,溫聲道:“李管事,多給她一碗吧。”
管事見了他,立刻換了臉色,堆滿了笑意:“是,小的知道了。”連忙又舀了一碗粥給老婦。
老婦千恩萬謝,那少女卻只是微微一笑,目光掃過排隊的人群,忽然落在劉協身上。
她微微一怔,似乎有些疑惑,但很快又移開視線,繼續監督施粥。
“原來是她,衛覬的小娘衛瑗!”劉協終於認了出來,隨後疑惑的問道:“穆順,我不是讓你宣詔於衛覬?讓其擇機送衛瑗入宮做檢校秘書,怎麼現在還未成行?”
穆順正探著腦袋向前觀看,聞言後瞧了一下輕袍小娘,回道:“陛下,奴婢確實宣詔了,但不知衛瑗為何一直未入宮。”
他抬眼察了劉協的臉色,試探的問道:“要不等回宮了,奴婢再去衛府催上一催?”
“不了!”劉協微微搖頭,“朕既然說了讓他們擇機,那就遵從他們的意願吧,不然會讓他人有所誤會!”
“好了!我們走吧,要是逗留久了恐被她認出來!”說完,劉協就要轉身離開。
伏德不知何時湊了前去,瞥了一眼粥桶,就見那粥甚稀,忍不住低聲道:“這也能叫粥?”
劉協微怔,停下了腳步轉身走了幾步,待看清後雙眉微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