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間?詐降?”劉艾、徐晃和張楊聞言頓時眼前一亮。正如董昭所言,這確實是一條妙計,只是如何實施卻是需要細細斟酌。
劉協聽後,心情大好的笑了起來:“公仁之計,正合朕意!”
但有一人卻是例外,那就是太尉楊彪。
聞聽‘反間、詐降’,他心中稍松,只要不是天子臨陣,他都沒什麼大意見。
可隨即他眉頭一皺,遲疑的說道:“或許?那就是說沒有必勝之把握了?”
宗正劉艾笑道:“太尉此言可就過了,自古用兵之道,縱有千般妙計,又豈敢說有必勝之理?”
稍後,他轉向劉協稟道:“陛下,臣以為此計甚妙,只是有一難題卻是最為棘手!”
“宗正但說無妨!”劉協微微抬手。
“陛下,李傕和郭汜二人雖是武夫,但卻極為奸詐多疑,若要此計成功,必先要取信於他們!”
這時,董昭補充道:“故而臣以為護羌校尉高碩,乃是最關鍵之人!”
“朕明白了!”劉協面色嚴肅的點頭。
………
天子並沒有要殺高碩的意思,所以眭固也沒有為難他,只是把他圈禁在一座營帳裡。而周圍,盡是鐵甲銳士嚴密把守。
高碩獨自一人待在營帳內忐忑不安,他神情落寞的望著穹頂,時不時的哀聲嘆氣。
忽然,帳外傳來一陣騷動,他連忙起身,靠近營帳邊緣傾聽。
“主公!”眭固見張楊領著一群人走了過來,忙上前行禮。
張楊揮了一下手,呵斥道:“真是沒眼力勁,還不過來拜見天子!”
眭固神色微怔,就見前方在一群羽林、虎賁的護衛下,大漢天子劉協緩步走來。
“末將……臣南平都尉眭固,拜見大漢天子陛下!”眭固忙不迭的行軍禮拜道。
劉協對眭固的稱謂略感錯愕,但也沒有多做計較,溫言笑道:“起來吧,你是朕的功臣無需多禮,日後朕平定天下還得仰仗於你!”
“是……諾!”眭固起身,看著和煦的大漢天子,只覺胸中熱血翻湧。
稍後,劉協問道:“高碩可在裡面?”
“在,臣知道陛下要用他,臣就把一個人單獨關押在此!”
劉協點頭,讚許的多看了幾眼眭固,隨後向營帳走去。
待進入帳內,高碩見天子劉協到來,頓時激動的跪地拜倒。
劉協輕揮了一下手,張楊、眭固等人皆走了出去,只留下羽林郎王昌領著幾名羽林在此護衛。
劉協觀察了一下帳內的佈置後,目光移到高碩身上,語氣平淡的問道:“高碩,你可還自認為是大漢的臣子?”
“陛下……”高碩猛的抬頭,眼角溼潤:“罪臣雖有些貪功,但從不敢做大漢叛臣,只怪罪臣一時迷了心竅!”
劉協聽後,不置可否,踱了幾步後問道:“朕聽說你高碩祖上數代,皆是為大漢戍邊多年,甚至戰死沙場、馬裹屍還!”
“陛下……”聞聽天子提及先祖,高碩頓時伏地慟哭。他武威高氏,雖不是天下名門大族,但自光武中興,數代皆是大漢忠良。
未想到,到了他這裡,竟違背先祖遺訓,參與朝廷權力爭鬥做下了悖逆之舉,他愧對列祖列宗。
一時之間,他心中懊悔不已。
劉協見高碩真情流露,心中不禁一鬆,立即說道:“若你真有一顆漢臣之心,朕可以給你一個機會,不辱你先祖忠烈之名!”
高碩微怔,不可置信的看著劉協:“陛下……此言當真?”
“放肆!你一個罪臣竟敢質疑天子!”王昌瞪著高碩,殺氣凜然。
“罪臣不敢!”高碩忙伏下頭去。
劉協擺手制止了王昌:“你且放心,朕是大漢天子,當一言九鼎!朕既然說要給你機會就一定會給。
此外,若是大功告成,你之前罪過朕非但既往不咎,而你仍為護羌校尉,替大漢、替朕戍衛邊疆、征討異族!”
說到這,不待高碩有所反應,他又繼續說道:“白波軍諸將犯上作亂,朕雖滅了白波軍,但楊奉、胡才和李樂還活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