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封裡頭的東西並不多,只有薄薄的幾頁紙。
看完以後的裴音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麼盛將軍憑藉著幾頁紙就能夠在皇后底下保全自己的性命,無非是因為皇后做的事情實在是太過於惡毒了,這些書信一旦公之於眾,皇后和皇帝怎麼可能還保得住如今的地位呢?
如今賬冊竟然落到了謝雲笙跟裴音的手中,那麼他們便絕對不會隱瞞皇后的罪行,反而要將這件事情公之於眾,讓天底下的老百姓都看看皇帝和皇后到底是多麼惡毒的人。
如此一來便不需要耗費一兵一卒,自然能夠讓皇帝跟皇后盡失民心。
在白家人的幫助之下,訊息很快就散播了出去。
當年賢王本就是天下民心所向,更何況早就有傳言說先帝原本就是屬意賢王,作為太子人選也就是自己的接班人。
當年也確實是因為賢王家中出了那樣的變故,才主動放棄了繼承的權利,反而去邊關鎮守了十數年。
眾人都不知道的是,這其中居然藏了這樣的內情。
原本皇帝是將賢王作為謀反來處理的,世人也大多以為賢王是欺君罔上之人,可如今隨著謝雲笙跟裴音將手上的賬冊公之於眾,眾人才一下子恍然大悟過來。
賢王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只是為了報仇雪恨。
天底下的人都知道,賢王雖然貴為曾經的皇子,卻對自己的妻子十分愛護。
當年賢王和賢王妃的感情,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面對殺了自己妻子和親人的皇帝,賢王心中又怎麼能不恨呢?
如此一來,他如今找回了自己的女兒,又得知女兒險些被皇后所害,那麼想要報仇雪恨也是應該的了。
在京城之外等了許久的賢王,如今也聽到了京城之內傳出的風聲。
他雖然有些責怪自己的女兒,為了讓事情進行得更順利,有些過於冒險了,卻也知道這樣其實是最好的辦法。
平心而論,他也不希望真的用武力攻破京城。
京城之中的將士都是無辜的,京城之中的老百姓們也從來沒有參與過皇帝這些惡毒的手段之中。
若是賢王也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而不顧這些人的性命的話,那他做的事情和皇帝有什麼區別呢?
好在雖然過程比較兇險,但是裴音的計劃最後還是成功了,否則這賬冊和裡面的內容也不會被公之於眾。
至於裴音來信說是希望能放過將軍府眾人的性命,賢王雖然有些不滿,但也沒有打算違背女兒的意思。
這原本就是女兒跟將軍府之間的恩怨,他作為這麼多年沒有參與女兒成長的父親,沒有什麼插手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