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博學者的二次元

第26章 忘憂村【改】

建築本身大多具備一定的防護能力,而附屬設施的部分則趨近於無,但不管是建築也好,附屬設施也罷,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功能。但重點在於領地想要晉階,必須先滿足建築種類、數量和層次,以及附屬設施的完善度要求。

相較於建築來說,附屬設施雖然多屬於比較次要的存在,但是沒有它們卻又萬萬不能,尤其是農田和水井的部分。

當然,如果領地附近就有溪流存在的話,水井的修建就沒有這麼急迫。

《帝望》中的建築基本上可區分為通用性建築、功能性建築和軍事性建築三類,忘憂村現在所擁有的建築模板當中,民居、物資倉庫、糧倉和碼頭便屬於通用性建築,集市、採礦場、伐木場、採石場、鐵匠鋪、木匠房和石匠房這些便屬於功能性建築,至於圍牆、了臺和操練場則屬於軍事性建築。

民居的作用便是提高領地的人口上限,是給領民用來遮風避雨的住所。這類建築又區分為通房、獨戶和公寓三種,而領地自帶的建築模板則是通房型別的。通房式民居,其實就是沒有什麼隔間的那種房子,雖然簡陋了點,卻能夠容納不少的領民入住,只不過沒有什麼私人的空間可言,適合用在安置新領民的部分。

獨戶式民居則是像現世的那種別墅,一棟民居只入住一戶領民,至於實際入住多少領民,就得看領民一家子有多少人。這類民居可透過通房式民居的晉階升級來獲得,並不需要額外的圖紙,但大多是在領地晉階到一定程度以後才會出現。

至於公寓式民居的部分,則需要相應的圖紙才能建造。公寓式民居的佔地雖然較廣,可是卻能容納不少的領民,不管是單人,亦或者家庭都行,只不過每一戶最多隻能容納五個領民,與獨戶式民居不能相提並論。

物資倉庫和糧倉的部分就是專門存放物資與糧食的建築,它們能夠提高領地可存放的物資與糧食上限,並且藉著它們進行分類,降低管理的難度,但更重要的是能夠有效地提高這些物資與糧食的存放時間。

礦產和石頭的部分就算了,放再久也不會怎麼樣,可是木頭、糧食額各項裝備道具就不行了!倘若儲存不當的話,輕則使這些資源的品質下降,重則使這些資源直接報廢,所以物資倉庫和糧倉對於領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碼頭不是造船廠,它只能提供泊位讓船隻進行停靠,而不能建造船隻,可是若沒有它的話,則無法建造船鄔、造船廠等建築,進而生產船隻,就算擁有船隻也無法停靠在領地,在無人操控的情況下甚至有可能因各種原因而飄離。

集市,是用來進行貿易的建築,建築的層次規模越高,可覆蓋的交易面積也就越大,算是玩家在一般狀態下最主要的貿易渠道。

採礦場、伐木場和採石場,屬於資源生產類的功能建築,能夠有效地提高相應資源的採集效率,但是建造這些建築有著許多限制條件,其中最主要的一條便是選定的位置周圍,必須存在著相應的資源。除了提高採集效率之外,這些建築也能有效地對這些資源進行分類、切割和熔鍊,使其轉化為標準單位的材料方便運輸,只不過這種加工僅適合一般品質的資源。

鐵匠鋪、木匠房和石匠房則屬於加工生產類的功能建築,能夠將各項資源轉化成產品使用或出售,只不過要啟用這些建築,必須擁有相應的人才入駐才行。除此之外,這類建築也擁有培育相應職業的功能,但前提是得先能夠啟用這些建築。

圍牆,其實也就是所謂的城牆,只不過以忘憂村當前的領地層級來說,只能修築木頭制的柵欄,亦或者由土石堆砌夯實的矮牆,防禦能力相當地有限。

了臺,其實就是所謂的瞭望臺,也是箭塔類建築的前身,能夠有效地提高領地的警戒範圍,可以在較遠的距離發現的人的蹤跡,進而吹響號角等器具進行警示。

操練場,是最為基礎的兵營建築,能使領民轉化成所謂的民兵,並且使這些民兵有一個可供訓練的地方,但是也僅此而已。

至於農田、道路、水渠和水井等附屬設施的部分,這邊就不再贅述它們的作用了。

居民,顧名思義便是指領地的領民。領民的數量越多,領地就越繁榮,生產力也就越強,他們是領地發展的基礎,也是軍事力量發展的根基,重點在於領地想要晉階,就必須先將領民的數量發展到當前的極限才行。

民心,指的是領民對於領地、領主的認同度。就某方面而言,也與領民的幸福指數掛勾。民心越高,領民的生產能力也會相應地提高,同時還會降低各種事故的發生機率,不容易被敵人利用各種手段煽動,但最重要的是能夠使領民的忠誠度較為快速地提升。

相對的,當領地的民心過低時,不僅領民有可能因此而選擇離開,重新成為所謂的流民,還有可能引來各種惡性的流民,比如地痞青皮之類的存在,使領地的民心進一步下降,但最為關建的是敵人若對領地進行各種煽動行為,很容易就能引起動亂。

名氣,指的是領地對外的名聲。名氣越大的領地,越容易引來流民的投奔,若有特殊的榮譽或特性加持的話,還會額外增加領地對相應人才的吸引力,好比領地若具備【魚米之鄉】的特性加持,便容易引來善於種植糧食和養殖魚產的人才,若具備【尚武之地】的特性加持,便容易引來擁有就職戰鬥職業的人才,諸如此類等等。

物資方面有許多,最為常見的便是木頭、石頭、鐵礦、糧食和藥材,此外還有所謂的戰略性物資等等,但是這些特殊物資往往需要修建相應的建築才能存放。

此外,物資還區分成一般物資與高品質物資,儘管這些東西可以存放在一起,可是作用卻是天壤之別。好比一般的鐵礦來說,倘若製造成武器裝備,充其量不過是一般品質的貨色,而高品質的鐵礦在同樣的工藝下,卻能獲得良好品質以上的精品;倘若用來修築建築,屬性也就於建築模板所顯示的一模一樣,可若使用高品質的鐵礦進行建造,卻有能使建築的防護層級獲得提升,甚至連護甲種類也有可能因此而改變。

特產,指的是領地所能生產製造的特殊產品,包含但不限於作物、裝備、牲畜、道具等等。

要知道,《帝望》中的特產可是所謂的生產數量限制!這不單單限制了生產週期,也限制了生產這些特產的領地。當生產領地的數量上限額滿以後,哪怕有人獲得了這項特產的種子和生產工藝等等,也是沒有辦法進行生產的。這也使特產成為真正珍稀的玩意兒。

至於資金的部分,則是用來發展領地和發放工資的。不管是領民也好,軍隊也罷,都是需要領主花錢供養的。領民倒是還好,基本上只要能夠滿足他們的糧食消耗就行了,可是軍隊的部分卻要同時滿足糧食和薪俸的支出。

最後,便輪到了領地特性的部分。

秘地雖好,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正所謂【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既然獲得了隱密的特性,降低了領地被外敵發現的可能,人口增長緩慢也就成了無可厚非的事情。

豐堯這個特性則是秘地和絕地所共有的特性,雖然比較於絕地的50%提升,秘地顯然要遜色不少,但是秘地的可用領土卻遠比絕地要大得多了,只能說各有千秋。

不過,這個豐堯特性在一處秘地或絕地中只會出現一次,也就是說當有玩家先一步建立領地獲得了這個特性後,那麼即使後來者摧毀了這個領地,也無法再次獲得這個特性。

就因為這個原因,一但新的秘地被發現,很快的就會被玩家佔領。除非玩家與玩家之間存在著什麼深仇大恨,不然這些具有豐堯特性的領地鮮少會被玩家人為摧毀,大多都只會出現領地所有權的轉移。

因為秘地封閉的地形特性,因此並不存在所謂的盜匪營地,取而代之的則是眾多的野獸棲息地,而這也是原始這個特性的由來。

盜匪營地的存在會時不時地派遣NPC盜匪來攻擊鄰近的玩家領地,因此玩家必須定期清剿盜匪營地,而在清剿的過程中,時常能發現些許【被俘虜的村民】,當玩家在解救這些村民之後便能將之遷入領地,算是玩家領地人口的重要來源之一。

野獸不似盜匪會時常攻擊玩家領地,它們絕大部份的時間都只會徘徊在它們的棲息地當中。當然,偶爾也是會有誤闖領地的情形發生,甚至在野獸數量過多時還會發生所謂的獸潮。

但是相比盜匪還會利用各種地形和防禦工事,野獸就比較容易捕殺了!或許少了人口增長的機會,但是也多了一條資源產出,這也算是另外一種補償和平衡。

此外,光以經濟效益來說的話,野獸也要遠高於盜匪,儘管它們不謂直接提供財物和人口,可是卻能為領地提供各種材料。它們的肉可以作為糧食,它們的皮革可以作為裁縫的原料,就連骨頭和內臟也可以作為食材、藥材,乃至於裝備道具的素材。

看完了忘憂村的基本資訊後,沐雲便開始思考著建設的方案。忘憂村即是沐雲給沐氏集團保留的根基地,也是他轉化成聖墟子民的大血倉,那怕心中早有腹案,還是得仔細的思索一番。

至於沐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煩惱,說來也是肝疼,全是沐雲自己的問題。

【伺服器模式】下,沐雲的【全知】明明可以做到對未來的【絕對】掌握,其中便包括了他自己的一舉一動,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沐雲自己都清清楚楚。

可是在沐雲退出伺服器模式並恢復意識自由之後,他在終界所發動的【全知】,卻只能看到未來的【脈絡】。

為何用【脈絡】來形容?因為他看到的未來,中間有著許多的【空白】,而空白最多的地方,便在藍星上。沐雲之所以會使意識分身轉世來到藍星,也有探究這些空白的因素在裡面。

可當沐雲的意識分身轉世到藍星後,他才肝疼地發現,原來這些空白的部份,就是他自己這個意識分身的未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