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帝國崛起

第381章 平穩發展的經濟

巴西軍隊也正在徹底改造,成為一支更加先進的軍隊。

聖埃斯皮裡圖州,巴伊亞州發展沿海港口和輕工業,出口加工業,在美利堅資金的幫助下,巴西開始了去聖保羅化和新一輪工業化程序。

薩爾瓦多,福塔萊薩,馬瑙斯,累西腓,貝倫,戈亞尼亞等新一批城市加速了城市化程序。

新巴西雖然失去了重要的工業基地,剩下的地盤仍然具備地區大國的潛力。

阿根廷資本繼續滲透里約熱內盧等沿海城市,和美利堅資本競爭,相比於阿根廷的土地改革,巴西土地私有化更加嚴重,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裡。

阿根廷的大糧商們在巴西購買開墾土地,然後出口到世界各地。

阿根廷越生越多,一些大糧商在澳洲也買了土地開始種植。

奧格蘭則開始引進阿根廷的各種軍事裝備,奧格蘭劃分為15個州和一個聯邦首都區後,塞夫羅進行了新一輪改革,鞏固了統治,邊境也開始變得更加和平。

奧格蘭的10大城市都是經濟比較好的城鎮,大多變成了新省府,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開始和美利堅,歐洲,日本等國家地區合作。

相比於阿根廷,美利堅更願意投資奧格蘭這樣的國家。

.....

布蘭卡軍用造船廠,最新承建的是一條4500噸級驅逐艦,羅薩里奧號準備下船開始測試。

採用自主研發的MN58燃氣輪機動力系統,船體採用更加流暢的設計,而且採用新型材料,更加堅固可靠,造型也更加簡練。

綜合續航能力超過5000海里,具備比較強大的打擊能力,更多武器系統抵消了噸位增長帶來的燃料增益。

羅薩里奧號配備多層火力系統,未來可以配備兩架雙發中型多用途運輸直升機,新代號潘帕斯鷹直升機海洋版本,包括反艦導彈和防空武器,國產魚類,整合聲吶和火控雷達系統,採用單管自動艦炮,成本更低,但火力打擊能力顯著提升。

從布蘭卡號驅逐艦艦首次設計生產的3200噸級,到奧蘭號和奧托號的4200噸級,這次是全新升級的版本,標誌阿根廷具備中大型驅逐艦全鏈條建造能力。

阿根廷造船業最近三年算得上進步很大,拉普拉塔造船廠每年光是各種貨輪,集裝箱船的生產就達到160萬噸,成為全球重要的造船廠。

布蘭卡造船廠的生產能力也很高,達到220萬噸。

每到交換班時間,就有上萬職工騎著腳踏車從廠區下班,佔地超過2000英畝的造船廠,比很多大學都要大。

廠區門口的宿舍,大量的小攤販靠著造船工人的消費生活。

海神計劃潛艇生產工廠,一艘排水量5000噸的常規潛艇正在進行安裝。

這個實驗性潛艇,將成為阿根廷核潛艇計劃的第一步。

……

科恩內閣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巴拉那煤鋼共同體的建設中,以及遷都前的準備工作,一切彷彿都是夢幻一樣。

越來越多的留學申請名額正在向全世界開放,如果你能證明你對阿根廷未來的價值,那麼你將獲得4年免大學學費和生活費的待遇。

阿根廷本土大學擴招過快,不得不擴大了留學生名額,高達6萬留學名額,其中一半可以獲得免費待遇,專門用於選拔留學生天才。

大學今年的招生規模從28萬擴大到了36萬人,國內最多隻能招收到30萬勉強合格的大學生,再多的就真的把廢柴招生進去了。

而今年畢業的8萬多名大學生,幾乎已經全部被搶光,大量的公司都需要人才,開出的平均工資都超過12000比索,大學生成為市場上最稀缺的資源。

這也帶動了很多阿根廷人拼命考大學,哪怕是36萬大學生,也不夠滿足需要,因為缺口太大。

按照科恩內閣的規劃,每年供給40萬大學生,也至少需要10年才夠用,而阿根廷經濟發展目標是10年後增長到3000多億美金,是目前的5倍。

而且阿根廷的大學考試在12月份,所以不影響北半球的人參與過其他考試後沒透過再參加,可以獲得不少撿漏的人才。

因為有一半的財政補貼,前往阿根廷的船票並不是很貴,而且真沒考上,黑下來打工也是非常受僱主們歡迎的,對於很多普通甚至底層家庭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這就是教育部的留學生計劃,從今年開始,阿根廷將透過留學生計劃吸引並獲得超過12萬的優秀人才。

阿根廷工業化正渴望人才,但哪怕是巴拉那聯盟也遠遠不夠,奧格蘭雖然有不少人才,但剩下的已經不需要前往阿根廷,奧格蘭正在重新工業化,潛力巨大。

今年的阿根廷大學入學考試將有超過70萬學生參加考試,選拔出近36萬進入大學學習,規模化選拔人才,其中理工科招生達到28萬規模。

又有一批新的理工科大學建設完成,阿根廷明年的五五計劃重點發展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並加速鋼鐵、汽車和建築業為三大工業的發展。

布蘭卡微電機廠,阿根廷第一家透過廠長收購合辦的國營公司,這本來是一家阿爾塔區的國營木箱廠,為出口貿易製作各種型號的木箱,利潤不高,但能養人,工人也大多數是四五十歲的老年人。

工廠人數最多的時候也只有200多號人,盈利很少,但能保障基本生計。

1963年,30歲的迭戈·莫拉萊斯在國營木箱廠的員工大會上意外當選廠長。

這個畢業於拉潘帕工學院機械系的年輕人,過去幾年始終默默無聞地負責裝置維護,他出生於阿根廷布蘭卡市郊,父親為屠宰場機械維修工。

童年常在廢棄農機堆中拆卸零件,大學以很高的分數考入了剛成立不久的工學院,畢業後拒絕德國企業邀請,主動申請到瀕臨倒閉的木箱廠任職,擔任技術員期間改良了自動釘箱機

迭戈決定推動工廠轉型,選擇進入發展微電機行業,這個小玩意在阿根廷需求巨大,而且大量進口,用於各種家電和裝置上。

工廠安排人員帶領幾個年輕技術人員前往布蘭卡微電子研究所,北上布宜諾斯艾利斯獲得了微電機圖紙。

新圖紙拿回來後,立即成立了新產品試製小組,開始生產微電機,一種小型馬達,可以用於各種家用電器上。

利用本地豐富的機械加工資源,經過半年反覆實驗,終於製造出第一臺微電機,後來又增加了一些裝置,調整人員,重新註冊了一家公司,布蘭卡微電機制造公司,開始招聘年輕的人才,單獨成立微電機生產工廠。

開始了批次生產,為數不多的幾個年輕人生產微電機,但大多數人仍然繼續釘木箱,部分工人調入微電機工廠繼續安排。

摒棄瑞士設計的防潮方案,改造為適應潘帕斯草原高粉塵環境的耐塵型號,並獲得了一批訂單。

這個微電機廠很快引起了市政廳的重視,木箱廠很快進行了剝離,但獲得了一筆資金用於擴大生產和改造裝置,畢竟木箱廠也是能賺錢的,而且老員工們也需要工作養家。

微電機公司獲得一筆1萬美金的市政廳補助和10萬美金的低息貸款,用於擴大生產和引進生產裝置,並搬進了廠房裡,很快就遇上了今年的機會,為市區的家電公司生產微電機,月產量直接突破2萬臺,開啟了局面。

布蘭卡市的風投公司都想投資這家微電機公司,但被迭戈拒絕,微電機繼續獨立發展,並很快盈利超過18萬美金,與拉潘帕工業信貸銀行簽訂50萬美金借貸,開始繼續擴張。

微電機公司成為布蘭卡市國營資產委員會改革第一個目標,打算出售一批區辦小工廠,迭戈也因此成為阿根廷第一個由工廠廠長收購國營公司改革的人員。

隨後3個月內,有超過300家規模年銷售不到20萬美金的工廠被出售和管理層收購,阿根廷國營工廠開始了收縮和改革。

隨著布蘭卡市新市長的上任,整個布蘭卡也從激進開始走向穩健,進行一步步排雷,布蘭卡市擁有大批的低效率國營工廠,而且人口擴張過快,再發展下去可能就會崩盤。

作為阿根廷最大工業中心,科恩內閣也要保住這座城市,讓布蘭卡平穩過度才行,釋放點能量出去。

這是一個管理人口超過800的超級城市,而且是在短短12年時間就發展起來的超級城市,規模比倫敦還要大得多。

改革後,布蘭卡市通用電機裝置公司成立,通用木箱廠在迭戈的支援下,仍然繼續發展,規模還擴大到了500多人,大多數仍然是老年人員工。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