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所有人都推薦了得人心,受愛戴的劉恆,並擁護劉恆登了基做了皇帝,史稱漢文帝。
所以既有人喜又有人悲,也有人等待命運的歸途。
這些喜的人自然是薄姬劉恆,還有受呂氏壓迫的大臣們,悲得是張嫣姐弟,還有漢惠帝劉盈的遺孤。
劉恆登基的第一天,大臣們恭敬地站在兩邊,聲呼著萬歲萬萬歲,張嫣跪在朝堂中央,只覺得這些聲音莫名其妙的諷刺。
因為這些其中有的人,昔日都曾受到她的恩惠,從呂雉的壓迫下保住性命苟延殘喘,如今,不僅不雪中送炭,而且還火上澆油。
口口聲聲說著什麼,這幾個孩子都不是劉盈的親生孩子,而是呂氏血親頂替的。
在聽到大臣們說的這個時候,原本安安靜靜跪在地下的張嫣,鄙夷不屑的站了起來,然後審視周圍一圈,最後直接嗤笑了起來,笑得搖搖晃晃,笑得顫顫抖抖,笑得眼含熱淚又滿目淒涼,然後用手指了所有的人:“不過是為新皇登基找個藉口罷了,用不著這樣汙衊,更何況弘兒乃是我親子,前少帝恭兒也是我親眼看著他出生的,而且他的母親生長子有功,也曾被封為美人,難道諸位大人真想做眼瞎心瞎之人,如此憑空捏造。”
“若是先皇在天上有靈,聽到你們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話,會不會直接顯靈現身朝堂,然後讓你們的後代,都落場此等下場。”
周勃陳平原本就是此次起義的領頭人之一,也曾見過先皇飛昇,如此被這指摘,不由得讓它們恐懼從心底而出,然後墜入冰窖。
但是此刻箭已出鞘,只能舉箭無悔,然後獨自給自己來一番心理安慰,都是為了高袓遺願,然後殺白馬誅呂氏。
畢竟現在高坐廟堂的並不是他們,而是高祖之子代王劉恆。
雖然其他大臣不如周勃陳平這般心思活絡,也不是劉氏親王冷臉,像看瘋子一樣的看張嫣,但也陷入沉默中不敢發聲。
此時此刻朝堂鴉雀無聲。
劉章頓時見勢不妙,只能立刻出聲緩解:“雖然張太后如此說道,但也不能全信,但是皇上張太后和張偃姐弟,乃是高祖的唯一外孫外孫女,也是皇上的親外甥,所以臣有一建議,它們二人以及張氏子嗣死罪可免。”
被劉章這麼一說,劉恆憶起當日死裡逃生,多虧長姐通風報信,所以念起血親之恩,亦當赦免其命,以慰長姐在天之靈。
“朱虛候說的在理,朕能有今日之命,也多虧長姐,所以就免了張氏全族死罪,既如此,便撤了張氏兄弟三人其王稱號,並收回其下封地,但念外甥張偃乃朕血親,便改封為南宮侯。”
張偃見全族的人可以免除死罪,自然連忙跪謝:“張偃謝皇上天恩”
畢竟他可以沒有性命,但不能讓張氏的,所有人賠上性命,因為那些人何其無辜,所以心中權衡了一番,便覺得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