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自登基後施仁政廢酷刑,又帶領漢宮上下,乃至朝中大臣厲行節檢樸素,從而把這些錢財用於軍隊開支,還有生活困苦的百姓身上,自此天下臣民,對有如此仁愛的君王,盡是不乏讚揚。
其中,薄姬因為兒子當了皇上的原因,自然尊榮加身為太后,居住在長樂宮中。
可是當了太后的薄姬,成了這漢宮中地位最尊敬的女人,便開始涉了呂雉的後塵,為自己的母族爭取地位以及威望。
畢竟在自己孤兒寡母最落魄的時候,是他的母族,還有他的胞兄,支援著它們,而他們也是她除了兒子外,唯一的親人。
起初做的並不太明顯,但是自從兄長薄昭的話,徹底燃起了她這份心。
所以就從那刻開始,她便從自己的母族中觀望,到底選誰家的女兒為好,為自己的兒子納妃,可是終沒有合適的。
於是薄姬打不成兒子的主意,便決定把眼光放長遠,放到了自己孫子劉啟的身上,所以也不管孫子願不願意,就這樣決定了。
但是由於她這樣的獨裁,把兩個不愛的人放在一塊,終究造成了婚姻上的悲劇,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既然已經決定為自己的孫子在自己母族裡挑選一個為太子妃,然後就把這件事交給了自家兄長薄昭。
薄昭膝下此時有一子,然兒子也只有一子,這下選不了自己的家裡人,可讓他犯了難,可是他夫人的一番話卻讓他一喜。
讓他想到在數年前,薄懷曾不學無術,最後竟然幹起了燒殺搶盜的買賣,然後被官府抓住判處死刑。
他的老母妻兒曾來找他求助過,可是當時他的分位不夠,仍不能免除他的死刑,可是在此人受死刑的前一天,竟然讓一個男人,把一封信交給自己的姐姐,讓它們能好好照顧他家裡的人。
念及遠房親戚的緣故,他便派人把他們送到會稽吳縣那裡居住,然後每年又給了它們一些銀子,讓它們過活。
當初的老母已逝,唯留他的妻子和兒子尚在人世,而如令兒子也娶妻生子,膝下有一子一女,而是長女如今剛好八歲,剛好與太子同齡,於是他便吩咐夫人,帶些禮品先親自趕往會稽吳縣知會它們一聲。
然後薄昭就親自趕往長樂宮,把這個訊息告訴了薄太后,這不,可喜壞了薄太后,連忙吩咐身邊的宮婢,做幾身好看的衣服。
不僅如此還親自趕往未央宮,見到自己的兒子劉恆,把自己想要給自己孫子找個孫媳婦的事告訴了兒子。
劉恆自然不會反對,因為就算自己的母后,不操這份心,他也會給兒子找個太子妃。
既然皇上都應允了,竇漪房自然也是極為同意的,畢竟如果太后的孫女嫁給了自己的兒子,那麼,不僅自己的地位穩固,而且兒子的太子地位也是無人撼動的。
因為做了這麼多年的夫妻,竇漪房自然知道自己這個丈夫對自己的這個婆婆言聽計從,而且頗為盡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