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神鵰劇組,出演甄志丙

第284章 劉一菲華表獎影后

頒獎大廳內,璀璨的水晶吊燈將穹頂映照得如同倒懸的星河。

空氣裡瀰漫著高階香氛、皮革座椅的氣息,以及一種無聲卻洶湧的、名為“獎項歸屬”的緊張荷爾蒙。

莊重而宏大的開場音樂漸息,主持人帶著職業化的燦爛笑容,踏著追光走上舞臺中央。

正式拉開了第13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的序幕。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主持人宏亮的聲音迴盪在大廳。

“今晚,星光璀璨,我們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過去一年中國電影人的榮耀與夢想!首先,我們將揭曉的是優秀新人男演員獎和優秀新人女演員獎!”

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

聚光燈追逐著年輕的面孔,或驚喜,或激動,或帶著幾分青澀的緊張。

掌聲適時地響起,帶著對新力量的鼓勵。

林宇姿態放鬆地靠在椅背上,修長的手指無意識地在座椅光滑的扶手上輕輕點著節奏。

他的《寄生蟲》班底成熟,自然沒有新人獎項的提名。

他微微側頭,目光掠過身邊端坐的四位佳人。

劉一菲清冷的側顏在光影下如同玉雕。

劉師師挺直著天鵝頸,儀態完美。

舒暢則趁著鏡頭移開時,偷偷做了個小小的深呼吸。

高媛媛嘴角噙著溫婉的笑意,眼神卻銳利地掃視著全場動態。

她們如同四道風格迥異卻同樣奪目的風景線,安靜地等待著屬於她們陣營的重頭戲。

一個個技術類獎項、相對分量較輕的獎項被逐一頒出。

最佳攝影、最佳錄音、最佳音樂……每一次提名名單的公佈,每一次獲獎者的揭曉,都牽動著臺下不同角落的心緒。

掌聲、歡呼、或低低的嘆息,在大廳裡交織。

馮曉鋼導演的《集結號》在技術獎項上有所斬獲,他緊繃的臉色稍霽,但眼神深處那份對核心大獎的焦慮並未散去。

陳鎧哥的《梅蘭芳》也收穫了一些肯定,他保持著藝術家的矜持姿態。

但每一次《寄生蟲》的名字響起,他端著香檳杯的手指都會不自覺地收緊幾分。

時間在獎項的流轉中悄然滑過,現場的氣氛如同被慢慢擰緊的發條,無形的張力在空氣中瀰漫。

終於,主持人臉上的笑容更加鄭重,聲音也拔高了一個調。

“接下來,我們將要頒發的,是標誌著電影靈魂與思想深度的重量級獎項優秀編劇獎!”

全場瞬間安靜下來,連背景音樂都識趣地降低到幾不可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大螢幕上。提名的電影片段開始輪番播放:

《梅蘭芳》:梅蘭芳在戰火紛飛中堅持唱戲的片段,臺詞深沉,畫面極具歷史厚重感。

《沂蒙山六姐妹》:樸實堅韌的農村婦女們在苦難中相互扶持的群像,充滿了泥土氣息和堅韌的生命力。

《大河》:氣勢磅礴的治水場面與人物命運的沉浮交織,史詩感撲面而來。

《集結號》:戰火硝煙中,連長谷子地執著地為犧牲的戰友尋找“名分”的悲壯片段。

《寄生蟲》:李大宇一家在半地下室的逼仄生活與富豪一家豪宅的奢華冰冷形成刺目對比的蒙太奇,尤其是李天澤司機在暴雨淹沒的地下室中,仰望高處豪宅燈火時,那個充滿絕望、憤怒與卑微渴望的複雜眼神特寫!

當《寄生蟲》那極具衝擊力和社會隱喻的畫面閃過時,場內不由自主地響起一片低低的驚歎和掌聲。

這劇本的犀利與精巧,早已深入人心。

電視直播的鏡頭如同精準的狙擊槍,立刻鎖定了臺下幾位編劇。

林宇依舊保持著那副略帶慵懶的平靜,彷彿螢幕上那個震撼的故事與他無關。

蘇小衛《沂蒙山六姐妹》編劇,神情專注,帶著期待。

張冰《大河》編劇則顯得有些緊張,手指微微搓動。

而坐在不遠處的陳鎧哥,雖然編劇獎提名與他個人無關,但他的心同樣提到了嗓子眼。

這是《梅蘭芳》與《寄生蟲》的第一次正面碰撞!

他需要這場勝利來穩住陣腳,至少不能一開場就落了下風。

他下意識地挺直了背脊,目光緊緊盯著頒獎嘉賓手中的信封。

“獲得第13屆華表獎優秀編劇獎的是...”

頒獎嘉賓是兩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他們開啟金色的信封,目光掃過卡片,臉上露出瞭然與讚許的笑容。

“《寄生蟲》,林宇!”

“以及《沂蒙山六姐妹》,蘇小衛!”

掌聲如潮水般轟然響起!其中夾雜著巨大的歡呼,顯然《寄生蟲》的獲獎在很多人意料之中,也深得人心。

林宇臉上終於露出了今晚第一個明顯的、帶著成就感的笑容。0他從容起身,先是與身邊最近的高媛媛輕輕擁抱了一下,高媛媛在他耳邊低語了一句“恭喜”。

接著是舒暢地拍著他的手臂,劉師師含笑點頭致意。

當他轉向劉一菲時,劉一菲清冷的臉上也綻放出淺淺的、真心的笑容,伸出手與他相握。

“恭喜林導,實至名歸。”她的指尖微涼,但那份真誠的祝賀是溫暖的。

陳鎧哥在掌聲中,微不可察地、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雖然《梅蘭芳》編劇沒拿獎,但至少蘇小衛的《沂蒙山六姐妹》也獲獎了,沒有讓林宇獨享榮光。

第一回合,算是打了個平手,沒有被對方完全壓制。他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林宇和蘇小衛一同走上舞臺。

林宇接過那座沉甸甸的華表獎盃,入手冰涼而堅實。

他走到話筒前,燈光打在他身上,臺下是無數注視的眼睛,身邊是前輩蘇小衛老師。

“謝謝華表獎,謝謝評委。”林宇的聲音透過麥克風清晰傳出,帶著他特有的那份平靜下的力量感。

“能獲得這個獎,是對《寄生蟲》這個故事最大的肯定。寫這個故事,源於一些觀察,一些思考,關於陽光照不到的角落,關於渴望向上攀爬時的掙扎與異化。感謝所有讓這個故事從文字變成光影的人。”

他的感言簡潔有力,沒有煽情,卻直指核心,贏得了臺下尊重和理解的掌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