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會那邊的編輯給他送來了好訊息:“同志,你最近沒給我們供稿,那批讀者可是急壞了。”
“今天給你帶個好訊息,你寫的《仙神傳》,有出版社看上了,想出版實體書。”
“報價不低,十萬塊錢,印刷十萬冊試試水,後續銷量好的話,還會追印。”
基本和上次報價差不多,印一本給他一塊錢。
從這裡能看出來,這個年代,有名氣的實力作家,錢是不少掙。
要是印刷一百萬本以上,那就是一百多萬的收入。
直接實現財富自由了。
當然財富自由的標準是這個時代,三十年後,一百萬也就混個一輩子溫飽。
現在的一百萬,要是存銀行,那絕對是虧的撕心裂肺。
有理財意識的人,會買黃金這種比較穩定的產品,來對沖通脹。
有本事的人,直接配置資產,買房或者創業。
財富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像流水一樣,放在原地,自動會蒸發減少。
只有跟著水的流向才能保住財富。
所以李宥為以前有錢的時候,心也挺累的。
每天一睜眼,自己的財富就少了幾萬。
李宥為立刻把這個訊息透露給葉文慧。
“文慧,來好訊息了。又有一家出版社願意出版我以前的書了。”
“又?“為什麼是又?”王文軍不理解。
“不就兩次出版嗎,上次是萌芽的青春文學,現在是上海文學,難道說!”
王文軍人傻了,李宥為他媽的這麼厲害?
出版書跟喝水一樣?
過段時間就出版一本?
葉文慧高興壞了,“你怎麼又出版了,我還怎麼追得上你。”
“你就慢慢寫唄,大一不行就寫到大二,終有一天能寫出來的。”李宥為鼓勵道。
“那你出版的稿費是多少啊?”王文軍忍不住好奇心,問了下。
“你自己在《收穫》上賺了多少稿費?”
王文軍是個高產作家,但也只有一本被收穫出版了。
第一次人家賣個面子,每個月都出版他的,那不成他家開的了。
王文軍很自豪道:“也就掙了五千塊錢稿費。”
“五千塊錢稿費?”
文學社的人聽到這筆稿費,眼中滿是羨慕。
對於大學階段來說,這五千塊錢,已經能承包四年的學雜費了,還能讓自己過上一個比較滋潤的大學生活。
別的不說,再談一個女朋友都能搞定,厲害點的能談兩個。
有這五千塊錢,花一千包養個女大學生,剩下四千自己用。
別人看王文軍的目光,讓這小子非常得意。
“五千塊錢真不少了。省著點花,大學四年也夠了。”李宥為不在意道。
“李宥為,你這麼得意,賺了多少稿費?”
葉文慧在旁邊替他說:“上個月,宥為就拿了八千稿費。”
“八千?!”對文學社的大學生來說,八千塊錢,可能家裡存款都沒這麼多。
改開是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了,但是窮的人家裡是真的窮,八千塊錢存款都不一定有。
只有某些行業才能運氣好掙到,不然就到沿海打工,或者做生意。
“剛才出版社那邊給我打電話說,按照印刷數量給我分稿費。”
“印一本你能得多少錢啊?”
文學社裡就有些懂這方面的給他們解釋起來:“如果是按照印刷數量來分,一般是根據售價來定。可能是售價的百分之十或百分之二十。比如一本收穫雜誌,月刊,一本三塊錢,每賣出一本,作者可以得三毛錢。”
“那也不少了。只要數量上來了,一樣能賺很多。”
大家都有些火熱,想知道李宥為第一次印刷多少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