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李宥為提前把門給關了起來,不然別人就要知道他靠寫小說,賺到錢了。
不怪老人這麼吃驚,畢竟誰能想到寫一個地攤小說,能賺這麼多錢的。
要是寫小說這麼賺錢,乾脆都去寫小說得了。
公務員一個月工資也才多少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說作者,一個月就賺八千!
說李宥為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說作者已經有些不合適了。
就那一堆讀者來信,代表著李宥為在行業的地位。
普通撲街作者可能有這麼多讀者來信嗎?只有行業內的楚翹才有這待遇。
任何行業做到頂尖都是能掙錢的。
作家這行,底層實在太窮了,所以才給人覺得寫小說的沒出息。
李宥為恰好靠努力和天賦,吃上了這碗飯。
小說作家寫出名了,一個月賺個一萬可以的。若是能出版或者賣版權,那可能就是幾萬,幾十萬的收入了。
別覺得多了,其實也就相當於一輛BBA而已。
這行的上線也就在那裡,社會地位也不高。
“小囡,你別故意誇大哦,寫小說哪能掙這麼多錢。”李順才依然質疑李宥為,同時心情也很是緊張。
孩子為什麼要跑到上海來,不就是因為舅舅不讓他復讀,讓他去挖煤嗎!
那個沒前途也沒錢途。
可是現在孫子到上海才兩個月,一個月坐在家中就能賺八千塊了。
比他後媽公務員的工資還高。
更可怕的是,孩子要是不需要他爸就能在上海過得好,那李玉華這個父親的身份,恐怕就難以起效了。
李玉華還沒在孩子小的時候提供父愛,感情淡如水。
李宥為當著二老的面,拿出一個破破爛爛的鋁合金飯盒。
開啟蓋子一看,好傢伙,裡面竟然有五公分高的一百元現金。
這個厚度,起碼有一萬多。
一個剛到上海的十八歲孩子,竟然兩個月掙了一萬多。
李順才和汪淑芬嚥了咽口水,這一幕給二老的衝擊力有些大了。
錢有些太多了,還是他們孫子掙的。
這下不得不信了。
汪淑芬複雜的看著李宥為,有驚訝,也有驚喜。
雲省來的親孫子,比他們想象的還要聰明。
獨自一人就能在上海立足了。
同時也愁,太厲害了,還用得著家長嗎?
“爺爺,奶奶,這下相信了吧。”
李宥為拿出一千塊錢,遞到他們手上,“您們拿去花,算是我孝敬你們的。”
之前兩個老人還在給李宥為錢花呢,現在就反過來了。
李順才不可能接。
親孫子從小就沒體驗過爺爺奶奶的關愛,現在就要給他們錢花了。
這錢花的也不踏實。
只能感嘆一句,“孩子長大了呀。”
“宥為,你爸這兩天就要帶著你後媽來看你。”
李宥為聽到這個訊息,身軀一震,有些意外。
終於要來了嗎!
自己來上海快兩個月了,從一開始的急切,到現在的坦然。
畢竟最終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上海的戶口在爺爺奶奶的幫助下弄到手了。
這期間李玉華都沒出現過,李宥為不相信李玉華會不知道。
多半是躲著他。
也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