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宥為打了個噴嚏,“誰在背後罵我?”
喝了口農夫山泉後,繼續講。
他手上的農夫山泉,與普通的農夫山泉不一樣。
水源地不一樣。
江雲手上這瓶,水源來自深山老林裡,本身的水就已經經過一道天然過濾了。
再經過工廠過濾掉其中的細菌病毒,滅活。
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山泉水的味道。
喝起來真的很清冽。
一瓶五百毫升的,就要5塊。
這種都是專供給高階領導人,企業高層。
普通的農夫山泉兩毛錢一瓶。
五毛錢兩瓶。
就這樣,他都含淚賺三毛。
自動化生產線的產品,瓶子和廣告費是大頭。
但是在電視臺上打的廣告,現在已經把廣告費給賺回來了。
政府採購這塊,直接就讓農夫山泉立於不敗之地。
李宥為跑出來,也是想弄第二家工廠,畢竟農夫山泉只在一個地方生產,那市場就大不起來。
光是運費都得花好多,成本更是降不下來。
來到外地談合作,沒有盛海那麼順利。
在盛海他可以說是地頭蛇,父母都是盛海有頭有臉的人物。
做什麼事都很輕鬆,加上他能力也在那。
但是到了外地,他的關係就沒什麼用了。
一切還得用利益說話。
並且即便給了足夠真誠的利益,都還有各種原因搞不起來。
特麼的,李宥為這些天一直在杭城推進新廠落地的事,進度還不是很理想。
講了一遍又一遍了。
最後還是卡在了建廠這個事兒上。
從杭城辦公室裡出來,李宥為吸了口氣。
“老弟,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
“宗哥啊,還行吧。知道結果了。”
宗慶前笑了笑,“我們這就這樣,生意不好做,人更難做。”
“那個泡麵廠已經建起來了,準備明年就投產,現在我們根據你的建議,研發了幾款市面上沒有的泡麵口味。
鮮蝦面,酸菜牛肉麵,骨湯麵。
現在市面上最多的泡麵價格不貴,但就是難吃,真難吃。
一包調料一餅面,再加一個搪瓷杯,走遍天下都不怕。
下車就吐得稀里嘩啦。
李宥為也就從雲盛到盛海的時候,坐了一次火車,吃過那種泡麵。
當時康師傅的泡麵還沒在火車上售賣。而且康師傅的面有點貴,打工人捨不得吃。
現在康師傅在國內賣的非常好,主要是價格穩住了,居民的收入有了提升,吃泡麵沒多大壓力了。
整個國內的火車線上,幾乎被康師傅和統一給壟斷了。
兩家企業吃掉了90%的泡麵市場。
還有佔據了一半的飲料市場。
李宥為跟宗慶前合資開的這家工廠,基本是國內的獨苗了。
有足夠雄厚的資金與臺資競爭。
“第一批面先做一千袋,投到市場上測試一下,或者搞免費試吃活動。”
“老弟永遠都很有想法,跟著你做怎麼都能掙錢。”宗慶前有些得意,他雖然能力比不上李宥為,但行動卻能跟上。
李宥為知道他什麼意思,不在意。
宗慶前做渠道的能力一向不太行,現在渠道被東星碾壓,即便他自己也搞純淨水,質量可能沒問題,但渠道卻非常要命。
哇哈哈有杭城市場託底,怎麼都差不了。
二人合作開場,但不影響其他方面的競爭。
李宥為準備離開,這次出來花了很多時間,結果收穫卻沒預期的多。
在杭城復刻不了盛海的奇蹟。
只開了幾家奶茶店,參與了剪裁活動。
最想開的淨化水工廠卻沒開起來。
“李總,李總?”
一個穿著行政茄克的男人來到李宥為面前,有些唯唯諾諾的。
“李總你好,我是xxx。”男人其貌不揚,遞上了名片看著名片上的名字和身份,李宥為不由得一驚。
對方叫何光明。
“何先生您好。”
“李總,有空坐下來一起聊聊嗎?”
李宥為很高興的答應了,何光明是寧波人,今天剛好來省城開會。
聽說了從盛海來的李宥為。
雖然省城拒絕了他開廠的請求,但寧波人不拒絕啊。
這就是何光明來找李宥為的原因。
“李總當真是年輕有為啊,你父親還好吧?”
“您認識我父親?”
“那不然呢!我和你父親是大學同學!你父親叫李玉華,你媽叫碧蓮,我說的對不對?”
何光明連這都知道,應該是跟他爸關係匪淺。
何光明解釋說:“你爸好久沒聯絡過我了,因為你來這邊了,還專門打了電話,讓我關照你一下。”
李玉華突然多了這麼大個兒子,也是嚇了老同學一跳。
瞭解了一些來龍去脈後,何光明也是認可了這孩子。
“上大學的時候,我和你爸關係很好。畢業後他選擇了留校,我呢就回到了老家寧波。
“一晃玉華的兒子都長這麼大了。”
何光明一臉感慨。
李宥為從他身上沒感受到一點領導的壓迫感,反而是十分的平易近人。
這人的修為很高。李宥為在心裡給了很高的評價。
“剛好我也有個兒子,和你差不多大,介紹你們認識認識。”
何光明把自己兒子介紹給李宥為,也是十分認可李宥為。
這麼出色的青年,他兒子能學到很多東西。
接下來何光明講起了正事。
“聽說杭城方面拒絕了你的建廠申請?不知你有沒有興趣到寧波建廠?”
“寧波的基礎設施建設在全國都不算弱,而且可以給你貸款!上上下下都能為企業保駕護航。”
何光明家族就在寧波的,根深蒂固。
如果去那裡建廠的話,確實很合適,走到杭城也很近。
“何叔,我想和政府籤採購合同,你看行嗎?現在盛海市政府都在採購我們的農夫山泉,如果你們也採購的話,籤十年合同,這廠我就去建了!”
李宥未提出自己的條件,官方背書,總不至於敢撕毀合同吧。
何叔也確實夠關照他,這份合同還真願意籤。
並且引進了李宥為的工廠。
杭城不願意要的,寧波要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