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宥為第二天來到郵局,郵遞員陳東看到他來了,招呼他說:“又來寄稿子啊?”
這麼些天,李宥為天天都來寄稿子,彼此早就熟絡了。
陳東對這個年輕人有些刮目相看,才投幾天稿子,竟然就有回信了。
“今天有我的信嗎?”
“有!還不少呢!”
陳東一下子就給他找出來四封。
李宥為從他手上接過來,沒想到啊,還有一封私人信件??
稿子也不急著寄了,先找個館子,要了一碗蝦肉餛飩,又買了一個上海大餅。
這種大餅就是白麵做的,上面撒上了蔥花,聞起來特別香。很多老上海人喜歡吃這個。一毛錢一塊大餅,廉價又管飽。
味道還行,李宥為把這當主食吃,蝦肉餛飩就要貴很多了,一塊錢一碗。
捨得吃的也是上海人。
邊吃邊把陌生人寄來的信拆開。
【尊敬的麻油杜甫先生您好,我是您忠實的讀者。請問您還寫那種鬼神小說嗎?
……我特別喜歡這種型別的小說,只看一遍就久久不能釋懷……】
隨同信一起寄來的,還有兩塊錢,算是給李宥為的打賞吧。
李宥為完全沒想到,寫個通俗小說,地攤文學,還有人給他打賞。
這時代打賞最常見的還是嚴肅文學。能有時間看小說的,都是有錢又有閒的人。
兩塊錢也不少了,至少今天這頓早飯,算是讓這個讀者請了。後面還是得回覆一下,好不容易有一個書友,看起來還挺有錢的,得聯絡聯絡。
另外三封信,有兩封是故事會寄來的,一封是《上海故事》那邊寄來的。
先拆開《上海故事》的信,還是一樣的言辭,稿費第二次稍微漲了一點,現在變成四十塊一篇了。
這就讓李宥為有些納悶了,第一次投稿三十,第二次投稿四十,難道第三次就是五十一篇?
這完全不合理,新人難道就應該稿費少一些嗎?
媽蛋,都收錄了自己的小說了,說明比起老作者一點不差,怎麼搞區別對待?
最大的可能,或許是自己的稿費被人坑了一部分。對方欺負自己是個新人,不懂規矩。
如果每個新人都被坑上一筆稿費,那這裡面的收益可就大了。
不行,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越想越氣。
自己得去找編輯部去問問,稿費是不是被侵吞了。
拆信封的時候,就像抽獎一樣,李宥為不知道信封裡會有什麼驚喜。
剩下兩封故事會寄來的信件讓他十分驚喜,沒想到竟然有一百二十塊錢稿費!
相當於每篇小說六十塊!根據故事會給的稿費標準,過稿的小說,每篇50-100,完全合理。
瞬間覺得兩家雜誌,格局相差太大了。
今天收穫160的稿費。
全是努力換來的。照這個速度進行下去,自己寫一個月,至少能賺個兩千塊錢了呀。
兩千塊錢,到時候給舅舅家寄一千塊錢回去,算是還了對方的恩情。前世李宥為也是賺錢後,給舅舅家寄了錢回去。
後面就沒再聯絡了。
吃完蝦肉餛飩後,李宥為直奔《上海故事》的編輯部去。
位於南京東路,像故事會,上海文學,收穫等編輯部,都在這一條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