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3,我賣奶茶成首富

第31章 親人

來到路上,想攔一輛桑塔納坐車回去的,結果一問價格。

抱歉了,坐不起。

如果是以前的自己,可能十幾塊錢的車費算什麼呀。幾百塊都不是問題。

可是這是1993年,自己身上就四百多塊錢,神特麼捨得花十幾塊錢坐車。

桑塔納起步價十塊錢三公里,超過三公里,每公里兩塊錢。

夏利也不便宜。上海的路上除了桑塔納,還有夏利在跑,當然還有種很少的“面的”

“面的”在京城比較常見,但是在上海很少見,裡面的環境很差。屬於最差的公共交通。

更多人還是選擇坐夏利,起步價五塊錢可便宜多了。當然裡面開空調還要加錢。

攔了一輛夏利,“到浦東高橋鎮。”

……

烈日當空。

高橋鎮,李順才家門口來人了。

唐嬸跟開了監控一樣,立馬就出來了。

“李叔!唐姨,你們回來了。”

“是啊,回來了。年輕人要上班,孩子也自己玩自己的,我們在那邊待著沒意思。這不就回來了嗎。小月,這是給你們家的禮物,他們從日本帶回來的首飾。”

唐嬸高興的結果來,在手裡把玩,非常滿意。

剛想戴在身上看看呢,想起什麼,突然對李順才兩人說道:“李叔,我問你們個事?”

“什麼事兒啊?進我們屋裡來坐坐吧。”

唐嬸跟著進了李家,雖然同樣住在弄堂裡,但兩個老人住弄堂可比一大家人擠在弄堂舒服多了。

上海是90年後,考慮到居民們的居住條件太差了,向市場投放了四千套商品房。

有條件的人家搬進去了,但還是有太多的人,一大家擠在弄堂裡。

唐嬸能不羨慕嗎?兩個人或者三個人住,多寬敞啊。

筒子樓的居住條件就更差了,一家三口住著都擠。以前大學教授,科研工作者都擠在裡面。

後來有了福利分房後,筒子樓就成了底層上海人居住的地方。

三口之家能分一套兩室一廳一衛的房子,大約是四十平。

體制內級別越高,分房也越好。

李玉華和他老婆級別都不低,福利分房的時候,兩個人一起,分了套很大的房子。所以成了周圍人羨慕的物件。

“哎,李叔和汪姨兩個人住,剛剛好。”唐嬸羨慕的說道。

“有什麼事?”李順才進屋就叼了個菸斗,躺在太師椅上。

七十歲了,平時就是打打牌,喝喝茶。

“玉華以前在雲省當知青的時候,結過婚嗎?”

李順才還很淡定的抽菸,“吐了一口氣後說道:“你從哪聽說的?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日子要往前過。”

唐嬸急了,“李叔,可玉華在雲省的孩子來上海了呀!”

“什麼!”老頭子從太師椅上坐了起來。

……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