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睡不著。廠裡一會兒再去。”
隨後甩頭回到屋裡,把門緊緊鎖上。
李宥為捧起涼水,衝了把臉。然後就直奔高橋鎮上去。
一方面是想再吃一碗陽春麵,順便看看上海的早市有什麼好吃的。
不說別的,剛到鎮上,那有些小弄堂門口,就有人在排隊了。
裡面空間很擠,除了師傅的廚房,能坐下吃的位置很少,不得不擺到中間的過道上。
“老闆,來一碗燕皮兒餛飩。”
“雪菜肉絲麵。”
“雞鴨血湯。”
看起來早市吃的還挺多的。
李宥為隨便選了家人多的,排了會兒隊才吃上一碗雞鴨血粉絲湯。
濃郁的雞油香味煮鴨血,再放上一把紅薯粉絲,最後撒上蔥花。
味香撲鼻,早餐吃這麼一碗,精神抖擻。
感覺就是南京的鴨血粉絲湯吧?李宥為覺得上海這個雞鴨血粉絲湯更好吃一些。
或許是隨著工業化,城市發展,新生代的廚師技藝,不如老一代的好。
美食這種東西,需要老師傅手把手傳授的。而且只有特定時代才會做出那種美味。
後來的美食都是追求速成,很難有師傅用心去做一道美食。尤其是這種平民美食,賺不了幾個錢不說,還賊累。
吃完又在鎮上逛了逛,看有沒有什麼商機。打算下午再去老頭子家。
93年能賺錢的門門道道真挺多的。就李宥為那些年在深城混的經驗看,他當時錯過了太多發財的機會。
有些需要特殊關係才能搞到,但有些只需要人勤快一點就能賺錢。
比如當倒爺,從深城那邊買貨到上海這邊來賣,雖然有一定風險,但絕對能賺錢。
還比如從香港引進熱敏印表機,到國內做彩票列印生意,簡直和印錢沒什麼兩樣。當然這些生意也只會在這個時代能做起來賺錢。
做盜版卡啦OK錄影帶,花城封裝,到上海來貼標。絕對能賺到錢。只不過要承擔風險。
還有工地上做建材生意,也是賺錢得很。
這個時代本身就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時代。
不敢冒險的人這輩子難以發財。普通打工人一個月工資幾百塊,而一輛賓士要幾十萬。打工一輩子也買不起,卻依然有很多老闆開上了賓士。
沒心氣兒了。有什麼是能掙點錢,看起來體面能吸引人,能裝逼,又上限高的活兒呢?
此時正好路過一間報刊亭,上面掛著各色各樣的雜誌報紙。
老頭向他伸手招呼:“小夥子,買兩本雜誌故事回去看吧?便宜賣你。”
手上拿著兩本故事會,“試著看看吧。”
老人一副自信的樣子。
李宥為好奇的拿過故事會,這種通俗文學小說他還真沒看過。
雖然大學報的是文學專業,葉文慧也是報的這個專業。平時看的書都是大文豪的作品。這種地攤文學還真有點瞧不上。
但是此時非彼時,地攤文學讓他想到了後來的暢銷書,網路文學。那些作家們一個個賺的滿嘴流油。
在文學創作者眼裡,那就是不入流。但在普通人眼裡,那就是暴富的行業。
翻開第一個故事。
【徐莉是武漢一家公司的會計。大學剛畢業,憑著青春靚麗的外表……】
李宥為看著看著,身體就有一股火騰騰昇起。關上書,臉色平靜的對老頭說:“你這裡有往期的故事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