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夾層有十厘米厚,到時候要嵌在牆裡,外面再抹上泥土,刷上白石灰。
餘紫嫣從一檔電視節目中學到了用廢紙做保溫層的點子。
她之前在自己家的農場改造工作室時就實踐過,發現這方法在保溫和隔音上的效果跟新式材料不相上下。
不過,這種方法也有不足之處,就是防火和防水的效能不夠強。
但鑑於他們現在的條件,也只能暫時用這個方法了。
村裡的一些人看著餘紫嫣用大家的錢搞這些他們看不懂的事情,心裡很不痛快,對她總是冷眼相待。
這種不滿在催青結束後徹底爆發了。
趙全有指著數量減少的蟻蠶,氣勢洶洶地質問餘紫嫣:“就這麼點蟻蠶,能產多少蠶繭?你是不是故意的,想讓我們完不成任務,讓村裡……”
李福森反應快,趕緊捂住趙全有的嘴,生怕他把解散村裡的話說出來。
現在一年要養四輪蠶,每一輪的催青和收繭時間都是固定的。
如果第一輪蠶出了問題,後面三輪也會受影響。
餘紫嫣現在跟他們說一年能養八輪蠶,他們肯定不會信,說不定還會把事情鬧得更大。
無奈之下,她只能把蟻蠶數量少的原因歸咎於新建的蠶室。
她解釋說,新刷的牆可能對養蠶不利,因為蠶對環境非常敏感,新牆的氣味或溼度變化都可能影響它們的生長。
為了彌補這個問題,她鄭重承諾,十天後會進行第二次催青,盡全力扭轉局面。
趙全有對養蠶的事一知半解,平時只做些雜活,對蠶的習性和養殖技術一竅不通。
而餘紫嫣背後有林主任的大力支援,林主任在村裡很有威望,對餘紫嫣的養蠶計劃非常看好,多次公開表示對她的信任。
有了這層關係,趙全有即使心裡再不滿,也不敢真的對餘紫嫣怎麼樣。
他只能憤怒地伸出手指,幾乎戳到餘紫嫣的鼻尖,大聲斥責:“哼,這筆賬我給你記著!要是今年我們村裡完不成上級下達的蠶繭任務,我一定會向上級彙報,把責任全推到你頭上!”
餘紫嫣聽著這些無理的指責,心裡充滿了憤怒,卻又無法反駁,只能在心底無奈地嘆息,默默承受這一切。
幸運的是,除了這段讓人心煩的小插曲,養蠶專案的其他事務都進展得很順利,彷彿有一雙無形的手在穩穩地推動著。
老吳是個養蠶的老手,他主動帶了幾個新手,從養蠶的基本知識和技巧教起。
他細心地講蠶寶寶的生活習性,從出生、換皮到做繭的每個階段,都講得很詳細。
他還親自示範怎麼搭配合適的桑葉,怎麼看蠶寶寶健不健康。
讓人高興的是,這幾個新手都很聰明,學得快,很快就能熟練地做一些基本活兒,比如打掃蠶房、喂桑葉,動作又快又標準。
蠶房的保暖效果比大家想的還要好。
現在還是早春,外面還很冷,但餘紫嫣用舊報紙做的保暖牆讓蠶房裡暖和得很。
為了讓蠶寶寶住得更舒服,大家還會根據天氣變化,適時地調溫度和溼度。
同時,還會按時通風,保持空氣新鮮,讓蠶寶寶在好環境裡健康成長。
時間過得快,轉眼就到了四月中下旬。
天氣暖和了,春天的感覺越來越濃。
這時候,第一批蠶也順利地進入了第二次休眠階段。
老吳知道這個階段很重要,就親自教杜之敏怎麼做第二次催青。
這次,他們把剩下的三十張蠶種都放到催青室裡,希望能多產些蠶繭。
為了讓催青工作更方便,餘紫嫣在蠶房旁邊專門弄了個催青室。
這樣,工作人員就不用在大隊部和蠶房之間來回跑了,省了不少時間和力氣。
杜之敏知道催青工作很重要,一點都不敢馬虎。
她知道這關係到整個養蠶專案能不能成功,關係到大家的努力能不能得到回報。
所以,她和鄭梅一起搬到蠶房的宿舍住。
這個宿舍是餘紫嫣修蠶房的時候,特別要求加建的。
現在,養蠶工作越來越順利,需要有人晚上守著蠶房,以防萬一。
去年,杜之秋一個人守夜。
那蠶房破破爛爛的,風大、雨大是常事。
春秋的時候,冷得要命;夏天的時候,熱得受不了。
還有蚊子到處飛,有時候蛇、蛤蟆和老鼠也會趁晚上偷偷進蠶房,想偷吃蠶寶寶。
有一次,杜之秋早上醒來,突然發現一條菜花蛇掛在她頭頂的架子上,跟她對視,還一直吐舌頭。
當時,她差點被嚇暈。
從那以後,她對守夜就有了心理陰影。
聽說要蓋新的值班棚,她樂開了花。
這個棚子是用兩間竹子搭的屋子,先是用稻草和黃泥把牆糊起來,等泥巴幹了,再貼上報紙。
屋頂先鋪兩層竹蓆,然後蓋上厚厚的稻草。
地面也用敲碎的竹子鋪了兩層,鋪得密密實實。
從外面看,這小屋挺簡陋的,但一進去,就會發現裡面乾淨又整齊。
餘紫嫣還給他們砌了個土灶,這樣一來,吃住都能在這裡解決,每天能省不少時間。
蠶房那邊有老吳看著,餘紫嫣也沒閒著。
她得時刻關注蠶房和桑田的情況,還得抽空去畜牧站領養蠶的東西,同時把工作報告交給林主任。
餘紫嫣的胳膊已經不用夾板固定了,她自己騎著腳踏車,一趟趟往縣城跑。
這天,林主任不在辦公室,餘紫嫣放下報告後,就去隔壁大院找吳姐聊了會兒天,然後就去了派出所。
畢竟幾天過去了,餘霜兒的事也該有個說法了。
警察看到她來,笑著打招呼:“紫嫣,你來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