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統六年初

第14章 攔轎伸冤

這些名字,有一部分是科道言官,還有六部主事官員,內廷宦官,錦衣衛千戶等等。

幾乎涵蓋了京畿各衙門。

雖然,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這份名單中,尤以通政使李錫的名字最為醒目。

倒不是李錫官做的最大,權勢最重。

而是幾日前,李錫帶頭參劾于謙時,慷慨陳詞,一副忠臣死諫的大無畏做派。

現在回想起來,那副嘴臉多麼的讓人噁心。

眼前伸冤的這些人,本是從各地徵調來的工匠,伕役。

近些年,京中侈興土木。

多時,在京畿附近服役的工匠,伕役等,甚至有數十萬人。

朝廷修通渠,修城牆、城門,修皇宮各殿,祖宗祭壇。這都是國政大事。

各種營繕材料,匠作大師,能工巧匠匯聚京畿。

這就讓許多人都盯上了這些好處,都想從中謀些私利。

有的只是‘打秋風’,這已經算得上是‘清廉’的。

這份‘狀紙’上列的名單,不僅僅只是吃拿卡要,他們甚至圈禁工匠伕役私用。

工部發現工匠、伕役的數目,和實際到崗的數目相差極大。

一查之下,數千上萬的人竟不見了蹤影。

自此,被圈禁私用的工匠、伕役,變成了逃役。

一邊被官府追捕。

另一邊,被圈禁他們的人動輒打罵,還將他們當成牲口一樣用,沒日沒夜的勞作。

這期間,有累死的,有病死的,有餓死的,也有被毆打致死的。

沒死的,也都大多身上帶傷。

他們幾乎沒有了未來,即便逃出去,也被當成逃犯,有家不能回。

眼前這數百人,只是成千上萬人中的一小部分。

他們各自扶持,躲藏,就等著伸冤的這一天。

一日不伸冤,他們就一直是逃犯的身份。即便是死了,也不比死一頭牲口強多少。

“畜生,畜生啊!”

楊士奇仰天大罵,一滴老淚流過他那滿是溝壑的臉頰,慢慢滴落。

“此事……”

楊士奇目光堅定,剛要告訴眾人,自己願意接下這份‘狀紙’。

這時,身後傳來一陣吵鬧聲。

一位官員,領著一夥差人,往這邊來了。

……

‘匯通茶坊’的二樓窗戶處。

於康看到領頭的那名官員,眼睛微微眯了起來,臉色也變的越來越難看。

王祜發現了官員出現後,於康的變化。

於是試探道:“那位好像是巡城御史劉年,前些時日,聽說在崇文門城門口做了不雅之事,得了個諢號。”

於康冷哼一聲。

王祜繼續說道:“我那日在街上溜達,看見就是這劉年帶人將於世叔送進督察院獄。”

於康繼續冷著臉。

王祜如霜打的茄子一般。

“好了,你就告訴我,讓我故意在東城尋空宅做手腳,是不是就是因為他?”

於康斜睨著他,彷彿要把他從內到外看透一般。

王祜被他盯的渾身直發毛。

連忙投降:“好好好……!我不問了還不行麼?”

良久,又唏噓道:

“也不知道這劉年怎麼想的,非要去招惹你,丟了一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名聲不說,這次怕是連身上這身官服都得扒了。”

就在他自言自語時,劉年已經到了楊士奇跟前,躬身一拜。

“閣老,這種小事,交給下官來處理就是了,哪裡能勞煩您老親自過問。”

楊士奇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反問了一句:

“你來處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