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中鏡

第90章 登高雅集兩重天 寒門郎命途逆轉(下)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船終於靠岸了,楚頌之顯然精神恢復了不少,率先走上岸去,崔意跟在雨輕身後,也慢慢上了岸。

望著他們三人漸漸離去,大叔卻安靜的坐在船上,閉目養神。

忽然有一袋錢丟進他懷裡,他睜眼笑道:“多謝了,他們三人應該去找客棧了,不過這裡岔路很多,不知道他們能不能——”

“你可以走了。”話語很是冷淡。

大叔一臉無奈,把錢袋放進衣袖裡,拎著魚簍上岸,徑自朝南邊去了。

黑暗中陸續走出來數名護衛,有人上前稟道:“南雲,她這次意外遇險,是我等思慮不周。”

“小郎君吩咐過,只要能確保她安全,其餘我們不必插手。”南雲肅然道,然後示意這些人速速去找尋她的蹤跡。

桓臺縣郊外,有一片山林,月光朦朧,灑在光禿禿的枝幹上,搖動的黑影猶如鬼魂一般陰森,林間有微弱的火光燃燒著的,是一處破舊的山神廟。

楚頌之雙手拎著幾根細木棍,含笑走進廟內。

崔意單手覆在雨輕後背,正用內力給她驅寒,他眼角的餘光掃向楚頌之手裡所拿之物,冷聲問道:“這是何物?”

“薯蕷。”楚頌之把已經洗乾淨的薯蕷小心放在火堆旁,微笑道:“阿福在冬天常常去野地裡找薯蕷,把它煮來吃,入口面而甜,很不錯呢。”

這時,雨輕慢慢睜開雙目,渾身不覺得那麼寒冷了,身旁又是火堆,便扭頭衝崔意笑了笑,“多謝崔兄。”

崔意挨著火堆暖暖手,時不時看一眼楚頌之。

其實崔意還真的沒有和寒門子弟來往過,在他眼中,寒門學子根本入不得上品,更不可能與士族結交,這些偏見是根深蒂固的,即使在士族內部都存在嚴重的歧視現象,何況區區寒門了。

寒門不逢亂世,絕不可能升任高官。士族從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即使有一二寒門任高官,也會被低職位計程車族看不起。

楚頌之很明白這些,故而坐得離崔意稍遠一點,也很少與他對視,更不會多言。

同處在這廟裡,他們彼此都感覺彆扭。

“這是鐵棍山藥嗎?”雨輕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微笑問道:“楚兄是從哪裡弄來的?”

“就在前面的林子裡。”楚頌之搭了個架子,烘烤著外袍,點頭笑道:“原來它叫做鐵棍山藥啊。”

雨輕嘻嘻笑道:“我給它起的名字,你不覺得更形象一些嗎?”

“確實很像鐵棍。”楚頌之呵呵一笑,又問:“烤來吃如何?”

“嗯。”雨輕拿起一根山藥,偏頭笑道:“崔兄,我們沒有找到客棧,今晚只能拿這個充飢了,你可莫要嫌棄。”

崔意微微闔目,盤坐在那裡,好像聽不到似的。

雨輕也不去打攪人家靜心養氣,和楚頌之一起找來一些沙石,鋪在山藥上面,然後再架上火,因為把山藥直接放在明火上烤的話,山藥會被烤糊的,就像煨烤叫花雞一樣,需要在雞身上塗上黃泥,原理相通。

“楚兄,你家住何處啊?”雨輕雙手托腮,含笑注視著他。

楚頌之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炭灰,笑道:“在沂源縣,離這裡不太遠,也就三四天的路程吧。”

“哦,沂源應該有個魯山。”雨輕想起那首沂蒙小調,笑道:“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青山綠水多好看,風吹草低見牛羊。”

“難道你去過沂源嗎?”楚頌之有些驚詫。

雨輕搖搖頭,心想:沂源還有織女洞、牛郎廟,就是牛郎織女的發源地,想來也是個山清水秀的地方。

“我聽過一個美麗的民間傳說,天河的東邊住著織女,是天帝的女兒,她年年在織布機上勞作,織出錦繡天衣........”

“每年入秋的第七天,人們都會看見喜鵲的頭頂突然禿去,相傳這天牛郎和織女在銀河的東岸相會,役使喜鵲做橋樑從它們頭頂走過去,所以喜鵲頭上的毛都被踩禿了。”

“這故事真有趣。”楚頌之還是第一次聽聞,呵呵笑道:“沒想到喜鵲頭頂變禿是因為這個緣故。”

“這只是牛郎織女的其中一個版本,還有一些別的版本。”雨輕方才所講的是來自南朝梁殷芸的《小說》,與現代所看的話本還是有些不同的。

崔意睜開眼,聽著這新奇的故事,唇角漾起一絲淺淺的笑意,剛才為她驅寒內力耗損過多,此刻才稍微恢復了一些,雙臂舒展開來,開口問:“那東西烤了多久了?”

“啊,快些把山藥扒出來。”雨輕慌忙撿起一根樹杈,在火堆裡扒拉著。

楚頌之搶過她手中的樹杈,堆笑道:“還是我來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