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的每一個旅遊城市,基本上都有幾個本地人基本不去,外地人卻趨之若鶩的旅遊景點。
大雁塔,就是其中之一。
在18年抖音最火的時候,曾經有這麼一段爆火的短影片,用西都方言,對此地如此地描述過:
“大雁塔?這爛慫大雁塔有啥看的,你看外地人來了多少看大雁塔?這就是唐僧翻譯經文的地方......”
前世時的張偉,最初也是懷著朝聖的心情,在大學開學之前,就跟沈大偉來過這裡的,因為這是他高中時玩的網遊《夢幻西遊》中,前期最為知名的練級地點。
十三朝古都,兵馬俑,長安城,大雁塔,大慈恩寺,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
這些一個個聽起來牛皮哄哄的“宣傳標題”,構成了吸引外地人前來西都旅遊的各種要素,為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媒體和機構也總是需要使用一些比較誇張的口吻。
第一、最大、首個......
這些若干年後,在網際網路廣告法裡明確不被允許出現的片語,當年就是那麼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各路的宣傳文案裡。
“帥哥,和女朋友過來旅遊的嗎,拍個紀念照吧,5分鐘就能取相片。”
和何佳妍、王豔豔、靳飛,並排行走在大雁塔北廣場的小路上,一個手拿“偽拍立得”相機的景點流竄商販,半路殺了過來,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聽聞對方的搭訕張偉的稱謂,剛剛又被白嫖了一次打車費的靳飛不爽了起來。
“瞎說什麼呢,我們都是同學關係。”
“哈哈,抱歉啊,關鍵我看你們這兩對都還挺般配的,就理解錯了,那同學們,難得來大雁塔旅遊一次,要不要分別拍個照片留作紀念啊,我這用得是拍立得相機,拍完直接就能取照片的。”
在千禧年以前,國內一直都還是膠捲相機的天下。
從拍攝到照片實際拿到手,中間需要經歷放大、顯影、水洗、定影和乾燥的一系列過程,等到照片實際拿到手中,基本都已經過去了至少一天的時間。
在2000年至2005年之間,各個相機品牌還在生產膠捲相機,使用者也在大量的使用膠捲相機,但在2010年以後,膠捲相機就基本上被數碼相機淘汰了。
拍立得就是處在這麼一個尷尬時間點的產物。
靳飛出來插話,本來就是因為對小販把何佳妍和張偉稱呼為情侶,有些不爽了,現在又聽他說什麼“般配”,心裡更加不舒服。
“不拍不拍,我自己就有數碼相機呢,要拍我自己就帶來了。”
說是這麼說,可是他也沒帶來啊。
更是擋不住其他女同學的拍攝興致。
“你這個拍一張相片多少錢啊?”
萬彬小組裡的兩個女生站了出來,主動走向小販所在的位置,看著對方手裡的相機躍躍欲試。
“10塊錢一張,數量多的話可以打折。”小販一看來活了,立馬沒了回懟靳飛的興趣。
“兩個美女也是第一次來大雁塔吧,你們來的這個方向剛剛好,就站在這個位置,我就能把你們和大雁塔拍到一張相片裡面去。”
“萬彬,你要跟我們一塊合個影嗎?”
兩個女生問完價,主動招呼起了她們的小組長萬彬,萬彬也不傻,知道他這是被女生們當成移動錢包了,連忙答應道:
“來來來,一起一起。”
主動點總比被動接受來得要強,不然,就算他不拍,也是免不了要付費掏錢的,還不如自己也佔個坑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