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便是害得她們女兒遭此劫難的人,如今又高高在上地施捨她們,著實讓人噁心。
可偏偏她們著了此道,徐夫人知道此事不妥,但還是動搖了。
“不可,若瑩兒入了東宮,怕是再無好日子過,太子最是決眥必報,就算瑩兒入東宮,因著老夫的緣故,太子也不會善待她,”徐大人說出此事並不是想讓妻子考慮,而是想要徹底否決此道。
“女兒知道父親彈劾太子是為何事,太子身為儲君,卻不能以身作則,父親說得對,女兒此生就算常伴青燈,也絕不會入東宮!”徐小姐此時滿臉淚水,但說出的話卻十分決絕。
“老爺,不如將瑩兒嫁得遠些!她才這般年紀,妾身如何捨得!”徐夫人不甘心掙扎道。
“太子不會放過我們的,”徐大人也不願女兒年紀輕輕便常伴青燈,但留有一條命,總比被送入東宮折磨要好。
然而經過此事,徐家徹底與太子決裂,以往徐家是堅定的保皇派,不摻和皇子之間的爭鬥,如今卻不同,雖不明確站在恭親王這邊,但對太子的彈劾卻越發猛烈。
太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徐家竟然將女兒送去當尼姑都不願讓她入東宮,氣得他面容扭曲。
“好!好!好!真是好樣的!你們看看你們出的什麼餿主意?如今徐家不僅沒拉攏,反而結了仇!”太子簡直要被氣昏頭了,朝著底下的幕僚不滿道。
“太子息怒,如今只有一條路,那便是去向皇上求情。”
“皇上最是愛重太子,只要太子這次態度誠懇,皇上就算生氣,也不會不管您。”
太子底下的幕僚們也沒想到這徐御史竟然如此強硬,只能商量出這麼個結果。
折騰了一番,還是隻能去向皇帝老實認罪,畢竟皇帝偏愛太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先前之所以沒讓太子去認罪,不過是怕影響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形象,但如今去認罪,總比到時候名聲受損的好。
然而他們到底低估了徐家的攻擊力,這一次不僅是太子強搶民女,連太子貪汙受賄、拉攏官員排除異己的彈劾也接連呈到皇帝面前。
這次,皇帝再也無法將事情輕輕揭過。
皇帝年紀已經大了,偏愛太子是真,但也不喜歡有人如此明目張膽地盯著自己的龍椅。
太子放肆多年,仗著他的寵愛無法無天,皇帝自然看在眼裡,但這樣的繼承人雖然不夠合格,但起碼能讓他放心。
現在看來,太子已經長大了,不甘心屈於人下,竟然在他眼皮子底下弄出了這麼多動靜,皇帝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於是,在證據確鑿之下,太子被皇帝當堂斥責,手底下的一群官員貶官的貶官,流放的流放。
太子經營多年的勢力,竟然就這麼被皇帝打壓得七七八八。
不說太子對此事接受不能,就連恭親王也沒想到,皇帝竟然這麼輕易就瓦解了太子的勢力。
朝堂上的大臣頓時安分了下來,這位君王年紀大後,手段越發仁慈了,竟然讓他們忘了,當初他是如何在腥風血雨中登上皇位的,如今這一出,未曾不是在警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