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我也跟著去了!”
“就是,那可是御賜的東西,多少人一輩子看不到啊!”
“改日我們也去那花鋪看看!”
原本不去的人後悔莫及,只能拉著那些人想多打聽一些事情,那幾個人說得口乾舌燥才算結束。
趙氏花鋪的名聲在普通百姓之間越傳越遠,倒是積攢了一群忠實客戶。
趙氏花鋪對他們一視同仁,就算是普通百姓,也有他們能消費得起的花卉,進去逛一圈不買,也不會遭到白眼。雖然他們只在過節的時候買上一些看著喜慶的花卉,但每次都認準了趙氏花鋪。
這倒是讓其他商戶看紅了眼,誰嫌銀子燙手啊,雖然普通百姓消費不多,但勝在人多啊,積累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由於今年施粥送涼茶的人多,每隔幾百米便有一個棚子,所以住在京城的百姓好歹能喘口氣,不至於熱死,其他地方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連天子腳下都有人熱死,何況是那些偏遠地區。
蕭君霽帶著隊伍越走,乾旱越嚴重,田地裡的禾苗都枯死在地頭,土地上充滿裂紋。
“先休息,太熱了,再走下去,怕是我們的人也熬不住了,”蕭君霽此時早已沒了剛出來時的講究,原本每日趕完路還會清洗身體,如今一連幾日都沒洗過。
歸根到底還是乾旱太嚴重了,尋找水源越來越困難,別說洗澡了,就是喝水都成了問題。
“還有兩日便到涼平州了,殿下不用著急,可以先商討賑災事宜,”隨行的官員勸說道,這段時間蕭君霽的表現他們看在眼裡,雖然一開始對這位不務正業的晟王不看好,但發現人家雖然嬌生慣養,但絲毫不拖累程序,也不會亂插手不熟悉的事宜,再省心不過了。
“本王雖然沒參與過賑災,但一路走來便知這次情況危急,若再不趕路,百姓怕是等不起,歇兩個時辰,我們還是接著趕路吧,等進了涼平州我們再休整,”蕭君霽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這麼能忍,但既然自己接下了賑災的事宜,那就要把事情辦好。
“這涼平州的旱情比我們想象中的嚴重,許多村落的百姓都逃荒了,還有不少擠在涼平州城門底下,靠官府接濟,我們得在進城之前和涼平州知府聯絡上,否則怕是難以進去,”隨行的官員都是賑災老把式了,見過不少比如今的旱情還要嚴重的情況,所以最是明白這種時候不能考驗人性。
“好,我這就派人去聯絡,讓他們派人接應,”蕭君霽十分聽勸道。
“嗯,王爺先休息吧,不然待會兒怕是要吃不消,”徐達開如今已有四十餘歲,但寒門出身,雖是文臣,但身子骨硬朗,賑災經驗豐富,蕭君霽如今還真比不上他有精力。
“有勞徐大人了,”蕭君霽實在太疲憊了,只能先下去休息,不然拖了後腿就麻煩了。
一群人緊趕慢趕,來到涼平州城門底下時發現城門外搭了不少簡陋棚子,還有人在施粥,倒是比他們預想的情況要好得多。
“恭迎晟王殿下,下官早已為殿下和各位將士擺了接風宴,還望殿下賞臉!”涼平州知府長得一副老實模樣,此時早已恭恭敬敬出來迎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